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比赛接吻不可取 青年生活应“又好又新”

2014年11月20日 09: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打开电视,各类才艺比赛争先恐后跃入眼帘,据说收视率都居高不下,已成为各大卫视比拼的不二法门。电视台热衷办比赛,也许是“比赛”这种形式在社会中如鱼得水的缩影,各类比赛层出不穷,不断扩大着我们对“赛什么、怎么赛”的认知。报载,500多对恋人近日在北京蓝调庄园参加了接吻大赛。主办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恋爱中的都市白领们得到放松,缓解压力。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这也不是创举,仅今年“双11”以来,就有浙江金华、湖北宜昌等多地商家举办了同样的比赛,只是规模似乎远不如蓝调庄园这一幕。

  公私有别是现代社会的一条准则。简单来说,就是维护“私领域”相对于“公领域”的存在,私人生活“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得干涉。之所以如此泾渭分明,既因为个人有保护隐私的权利,更因为私人生活往往是私密条件下的真情流露,公开化难免妨碍其发自内心的“真”。接吻大赛的策划人正是在“私领域”与“公领域”的碰撞之间找到了“赛点”。让“接吻”这种恋人间的私密行为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并且呈现为竭力比拼的热烈场面,是非常博眼球的,从而具有商业价值。公众面前秀恩爱,不是少见的现象,但不仅拿出来“晒”,更用来“赛”,还是让人心生疑虑。公私之际这条线是值得珍视的,让接吻回归私领域,才能保住因热恋而接吻的甜蜜感,才能捍卫爱情免于商业的侵蚀,才能唤回诸如“罗曼蒂克”、“古典时期的爱情”这些“酸溜溜”的词汇。

  当下,“压力”俨然已经成为口头语和关键词。有人说,压力下的青年已暮气沉沉,亟待活泼起来。接吻大赛这样的“激情释放”,乍看像是穿透暮气的闪电,昭示了青春的活力,但是,“寻找刺激”是人类缓解压力的原始冲动,也是通往“垮掉的一代”的捷径。到了这一步,“暮气”真的就通向了虚无,让人满心欢喜地把脚下的出发点解构成为落脚处。其实,压力实实在在地矗立前方,从来不乏鼓足勇气的青年,凭心中的梦想和挥洒的汗水,步步为营,正面进攻;从来不乏富有智慧的青年,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探索、体悟、总结压力的破解之道,将外在压力转为内在动力,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儿,提升“抗击打”的素质、发展成才的本领;也从来不乏升华人生哲学的青年,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地平视压力,把繁琐的工作当作人生的历练,同时把平凡的生活精致化,涵养人生的品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青年就既不会被压垮,也不会成为“无厘头”,而能够冲破压力的天花板,找到朝气的源头活水。

  伴随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压力感的生活终将转型。那么,出口在哪,转向何方,就成为我们要不断叩问的时代命题。中国古人注重“世风”的动向,从中观察“世运”的盛衰。反过来看,一代的世风也正是由深刻体认世运者实践、倡导、推动形成的,而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当人明白时代的历史方位,把个人的努力融入历史、民族的行进中时,他就会从个人烦恼的笼罩中解脱出来。无数个这样的个体生活汇聚起来,就形成社会中的清新之风,成为镌刻着时代行进印记的良风美俗。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青年中蔚然成风时,也到了把“接吻大赛”这样的噱头和眼球效应从时尚中剔出去的时候了。

  社会应当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乘着理想之舟,创造“又好又新”的青年生活新风尚。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