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骗子冒充老板要求转账 一公司财务被骗走45万

2015年01月20日 09:2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我今天太忙,你帮我给朋友转200万。

(留学生诈骗案的手机端案例截屏)

  春节马上要到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通过各种聊天软件与亲朋好友、领导同事之间相互问候和祝福。可是你知道吗?2014年,广东、江苏、浙江三地成为全国遭遇网络诈骗最多的地区。在所有受骗者中,90后男性、财务人员、海外留学生很不幸成为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群。昨天,这些来自腾讯的大数据统计,向我们发出警示:防范网络诈骗,一刻不能大意!

  网聊三防 防老板

  “老板喊你转账”是“画皮”诈骗

  南京一公司财务就被骗走45万

  腾讯雷霆行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多个网友举报,“转账后才发现被骗了。原来骗子加了我好友,将自己的昵称改为我们老板的昵称,连聊天的语气都跟我们老板很像,他说有急事让我转账给个厂商,我就这样被骗了”。这类案件被骗金额最高达200万元。

  南京某公司此前就中招被骗了几十万元:广西一个犯罪团伙首先盗取了南京某公司财务人员的QQ,随后监控一段时间发现其即将和供应商有交易。犯罪团伙把供应商的QQ从财务人员QQ里删掉,自己取用相同图像又冒充成这个供应商(即画皮),然后要求财务人员向其指定的账号汇款,财务于当日分两次向该账户汇款45万余元,后才发现被骗。

  这类案件有个共同点,骗子会用老板的头像和昵称,并研究盗取账号中的资料和聊天记录,把老板的语气学到位,迷惑性很强。

  网聊三防 防美女

  “美女帅哥与你视频聊天”

  其实是为录下你的视频骗你的好友

  在欧巴、软妹子被疯狂追逐的今天,骗子也看中了这点实施诈骗。骗子冒充美女或者帅哥与你视频聊天,过程中掌握你的部分个人信息,并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制1分钟左右你的视频。然后发过去几张带有木马病毒的美女、帅哥的照片,只要你一点击观看这些照片,木马病毒就会瞬间植入你的电脑,盗取聊天账号的密码。

  你下线后,骗子便伪装成你,播放与你聊天时录制下来的视频,让你的好友误认为是和你聊天。聊一会儿后,骗子告诉你的好友,谎称有什么急事、难事需要帮忙,用借钱的方式骗取钱财。南京的陈女士日前就遇到此类事情,半夜三更好友电话打给她,问她是不是急需一笔周转资金,一番了解才发现是自己前不久在QQ上聊天时,可能被盗拍了视频,幸亏朋友多了个心眼才让骗子没有得逞。

  网聊三防 防认爹

  留学生隔洋喊爸交学费?

  其实是骗子冒充孩子来“认爹”骗钱

  说到网络聊天诈骗,另一种高发的场景,就是在留学生家庭。因为时差、国际通话费用高等原因,网络聊天软件成了留学生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方式。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先盗取留学生的聊天账号,再以重修学费、学校捐款、参加活动等各种理由诱骗家长向指定账号汇款,家长看到视频之后,往往信以为真,不再打电话确认。

  南通的周先生去年把儿子送到了美国读高中,最近他连续收到几个儿子发来的QQ信息,说自己在当地认识的一个中国朋友需要给国内家人一笔钱急用,回头换算成美元还给他。因为此前看过类似骗案,周先生多了个心眼,特地打了个网络电话给儿子,发现完全没这回事。

  提醒小贴士

  大部分社交聊天诈骗都因盗号而起,因此注意保护聊天账号和密码也是防诈骗的第一步。下面有几个有用的贴士供参考:

  1. 让密码既难破解又好记。最好有大写字母加数字加小写字母组成,比如:pzx2NGPWQ,不易破解,但你容易记:是“骗子小2你敢骗我钱”的拼音首字母。

  2. 定期修改密码。

  3. 给聊天账号设手机密码保护、设备锁等。

  4. 不要随意接收对方传来的文件,很可能是盗号木马病毒。

  5. 使用电脑、手机的网络安全工具,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杀毒。

  网络诈骗大数据

  广东江苏浙江是被骗“重灾区”

  ◎从2014年雷霆行动的举报数据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举报总量占比达三成,其中广东的举报数据量最大,江苏第二。

  ——网络黑产和诈骗分子更倾向于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网友下手。

  ◎15-25岁的90后用户群体是社工类欺诈的主要受骗人群,占比超过45%;80后用户群体的受骗比率达23.3%,70后紧随其后。

  ◎大数据分析显示,超过八成的社工类欺诈发生在移动端;受骗的男性用户群体是女性的两倍,显示女性用户在面对诈骗信息时更冷静。

  ◎社工类欺诈: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好奇心等心理弱点,以冒充熟人或博取同情等社会工程学的方式进行网络诈骗和欺诈。记者 徐晓风

【编辑:孙静波】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