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以反腐为契机整顿高尔夫球场

2015年01月20日 09:3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除了要取缔违规高尔夫球场,还应该责令有关方面恢复土地原状,便于及时利用土地,比如说,原来是农地的应恢复为农地,原来是林地的要恢复为林地

  2004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此后10年间,又下发了相关禁令近十道。但据《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显示,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却由2004年的178家增长至2013年的521家,10年仍增加343家(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中央有关方面连发十余道禁令,高尔夫球场却持续增长。这是十多年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缩影。分析这种现象,原因并不复杂:一是有关部门没有监督禁令落实,禁令停留在纸面上;二是地方政府和高尔夫球场投资者“穿一条裤子”,以其他名义进行建设;三是腐败滋生需求,少数国企高管和政府官员成为消费主体。

  这些年来,虽然有关部门也进行过查处,例如,2012年有关部门披露查处了七起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案例,但总体来说,仍没有遏制住高尔夫球场增长,10年反增343家就是证明。对于我们这个人均资源少的国家来说,高耗地、高耗水、高污染的高尔夫球场,真不应该如此快速增长。

  不过,10年禁不住的高尔夫球场,如今迎来彻底整改的契机:其一,中央“八项规定”等反腐举措遏制了腐败性需求,很多球场生意一落千丈;其二,多个国家部门联合清理整顿高尔夫球场,开始动真格;其三,地方治理也对高尔夫球场形成压力。例如,高尔夫球场进入北京特殊用水行业及禁建目录。

  笔者以为,应抓住这次难得的契机,彻底把多年持续增长的违规高尔夫球场打回原形。目前,多个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不约而同进行的整改行动,已经对高尔夫球场形成合围之势,如果不能抓住这一机会彻底整改,以后不容易再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抓住机会彻底整改,将会带来很多整改红利。

  比方说,取缔违规高尔夫球场,将会有力维护中央禁令和相关法规的威信;高尔夫球场大幅减少有利于防止腐败反弹;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并减少污染。问题是,有关方面这次能否下决心彻底整改?

  有业内权威人士表示,整治球场,大多以整改为主,“应该是暂时关闭,有水的问题、环境问题或者土地问题,解决完问题还能继续,大部分不会彻底关门”。之所以会有这种判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11个部委联合发文,将面临清理整治的高尔夫球场划分为取缔、撤销、退出和整改4类。

  但在笔者看来,所有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应该一律取缔,以维护相关法律法规公信力。有些打着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园、绿化项目等旗号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即使有合法手续,但本质上都是违规的。2011年有媒体披露,全国高尔夫球场有600多家,正规审批通过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家左右。也就是说,很多高尔夫球场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审批,理应彻底取缔。即使经过正规审批的高尔夫球场,也应该对审批环节再审视,看看当时的审批有没有问题。

  除了要取缔违规高尔夫球场,还应该责令有关方面恢复土地原状,便于及时利用土地,比如说,原来是农地的应恢复为农地,原来是林地的要恢复为林地。而且,还应该依法依规追究地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住高尔夫球场增长势头,并警示教育地方官员,防止高尔夫球场反弹。

  强化联合执法

  让禁令发挥作用,需要多管齐下。应该将何为高尔夫球场的规定作明确的细化,不给禁令留漏洞。规划、国土、环保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强化联合执法,加大对违反禁令者的惩处。以各种名义准备立项开工的球场,必须立即叫停;已建成的,应予以盘点整治。不管什么人以什么理由违反了禁令,都要毫不手软地加以严厉处罚。张海英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