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学生奔波珠海澳门尝苦乐 已成一种生活常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跨境学生奔波珠海澳门尝苦乐 已成一种生活常态

2010年09月02日 13: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新学年伊始,一群内地居住的澳门学生也重新过上穿梭两地的日子。据边检部门不完全统计,全澳有约四、五百名澳生每日跨境返学,常人认为风尘仆仆、两地奔走的辛苦,于其而言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他们不讳言徘徊于享受与付出、收获与遗憾中。

  跨境学生概分三类

  单在菜农子弟学校家庭住址登记于内地的学生有三十至四十人,估计实际人数不止,且有增加趋势。校长王国英分析,选择居于珠海的学生家庭可归纳成三类,其一是本身家境不俗,为提供学童成长更有利的环境在内地添置单位;其二被珠海甚至更远的中山坦洲廉宜的楼价吸引;最后一种由于受监护人户籍问题所限,为方便照顾让子女跨境返学。

  求安居宁奔波两地

  十一年前因结识持内地户籍的太太而决意在珠海安家的戴先生,自居住于前山立交桥附近后就一直过着“珠海生活,澳门返工”的日子,如今十岁的儿子俊伟延续两地奔走的父辈经历,在父亲陪伴下每天花逾两小时于往返路途上。戴先生一周七天都要奔波两地;每朝六点九跟着闹钟响声“弹起”的俊伟,不像在澳居住的同学仔可以睡到将近八点,有时觉得疲惫不堪。但在当事人眼中,在珠海居住是其“望澳楼价兴叹”下的较佳选择,虽然渴望有一日终结两地奔走的生活,举家返澳,但年前买下隔壁放盘单位一并打通,现今一家四口居住在逾千呎的空间,乐也融融。

  小朋友适应力较强

  俊伟的母亲认为,得益于内地生活、澳门返学的生活模式,年纪小小的儿子对生活及语言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较同龄人强,俊伟自己亦有完全习惯、无需改变的念头。为了让儿子保持与老师、同学的接触,同学的生日聚会、园游会,以至暑期活动,妈妈都会不辞劳苦带俊伟返澳参与。唯独生活空间差异,随着年岁增长,他还是感觉自己与同学有点不同。

  女生叹对澳门陌生

  年龄较小的俊伟或许只能简述心中所想,今年升读初一的郑咏诗及高一生陈晓婷体会更深。咏诗坦言内地虽然居住环境舒适,但与同学关系却疏远了,下课后、周末的约会或会因为她需赶返珠海被迫取消,长此以往彼此兴致渐失。如今宅女式的上网生活成为其余暇时的最大嗜好。

  自小五随家人移民澳门后就开始穿梭两地生活的晓婷,认为时间是最大挑战,两个钟的家校往返路程,让她比别人更意识到时间的可贵,灵活利用时间空隙到图书馆自习,甚少浪费一分一秒。与此同时,她意识到“生活在别处”的缺陷,例如对小城阡陌、横街窄巷知之甚少,对社会环境、人物组织感觉陌生,唯有利用各种机会吸取本地信息,弥补不足。晓婷流露出强烈的进取心,不屈服于困难的情绪,从白话发音不准、繁体别字多的“起步难”阶段,到如今稳居全级第一,既有自己的努力,感激小时候在内地读书打下的良好基础。

  校长赞学习更主动

  王国英赞赏跨境学生的表现,根据上学年的统计,该群学生迟到次数甚少,返学比邻近学校居住者更准时;他们的功课欠交率低,学习主动性更佳。除为学童开设专设的跨境绿色通道外,校长希望当局为跨境学生提供每天往返多程的交通费补贴,尤其补助家庭经济困难者,助家长减轻负担。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娜】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