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江漫话:敢于“吃螃蟹”的香港电影人

2013年04月21日 18: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4月21日电香江漫话:敢于“吃螃蟹”的香港电影人

  中新社记者吴冠雄

  “香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的城市,法治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这不是香港某位官员的演说,而是电影《寒战》里的台词。刘德华扮演的陆明华,在面对大批记者时说了这句话。

  “现在拍警察电影很平常,但以前是禁区,(港英)当局不准拍。”获得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著名导演吴思远曾经做过“吃螃蟹的人”。1975年,他自编自导的《廉政风暴》,内容就是廉政公署成立,横扫香港腐败官员,引起轰动,打开这一类型片的先河。

  想到拍《廉政风暴》,是因为他觉得当时电影的娱乐成分多,反映社会现实少,适逢香港当时经历了一系列社会事件,并于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于是他决定拍一部有“新闻性”的电影。“找了很多资料讽刺当时英国人,比如探长与黑社会勾结,英国的小警察提着空皮箱来香港,然后就贪污。”

  “这是很大胆的尝试。当时拍电影,就算出现警察,警徽都要用其它的代替,不能用真警徽。”吴思远回忆,《廉政风暴》拍完,连准影证都批不下来,拖了半年。当时港英政府的电影检查处曾威胁他说,里面涉及的人物可以起诉他诽谤,告得他倾家荡产。“我说,你要先上映,才好讲诽谤。”

  因为一度不许上映,《廉政风暴》还成了新闻,更引起了关注。上映后,取得当年票房第二的佳绩。至今想来,他仍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特区政府上一任廉政专员汤显明去内地与检察官交流,还有人提起这部《廉政风暴》。“如果可以,我想拍一部内地的《廉政风暴》,要非常淋漓尽致地拍。这样的电影其实对民间是一种疏导,最能反应大众心声,具有教育意义。”

  动作片是香港电影的另一瑰宝,很多欧美观众对香港的了解恰恰是源自于“二龙”——成龙和李小龙。吴思远1977年监制的电影《蛇形刁手》、《醉拳》取得空前成功,不但捧红了成龙,更是带动了香港喜剧动作片热潮,成为香港电影最具有代表性的片种。

  早期的香港动作电影主要为武侠片,强调传奇及剑术等元素。二战后,香港武侠片以邵氏电影出品的为主流,吴思远形容是“暴力、残忍”。“我开启了喜剧动作片的先例,影响了20年。”此后,1980年代,以成龙为主导的一系列电影将这一片种发扬光大,1991的吴宇森电影《纵横四海》成为经典之作,而陈嘉上的《真假威龙》和《逃学威龙》系列更奠定了周星驰无厘头搞笑的基础。

  电影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提升了香港的知名度。4月份新上任的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同时是寰亚电影老板。他曾表示会利用影艺界中的人脉,帮助对外推广香港的旅游业,并建议多以香港做电影的故事背景或拍摄题材。

  其实,用电影来带动旅游,是吴思远很早就提到的理念。吴思远任香港金像奖主席期间,在他的倡议下,香港建立了“星光大道”。他曾在美国好莱坞附近住过,看到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就想到香港也可以建一个,让全世界的游客来参观,特别是吸引东南亚游客。于是就和旅游发展局提议,最后地址选在了尖沙咀。

  “现在看到游客在星光大道看手印,我就非常自豪。”吴思远说。(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