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强化互补性 粤港澳合作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13日 14: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望伶仃洋,港珠澳大桥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条连接香港与珠江西岸的巨龙正在生成。诚然,珠三角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合作是绕不开的话题。

  从前店后厂式的市场分工,到CEPA系列协议的签署贯彻,再到南沙、前海、横琴“金三角”的破茧而出,珠三角是粤港澳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的桥头堡和先行地,有着密切亲缘、地缘和文缘关系的三地居民尝到了一体化的甜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深度融合不可能一步到位。如何在坚持“一国”共性的前提下,强化“两制”的互补性,化制度差异为制度优势?考验着三地的智慧和决断。多让市场与社会的力量站到前台,已成为三地决策者的共识。

  学术界的反应更灵敏。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说:“珠三角应与港澳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大调研

  前世今生▶▷

  从前店后厂到加速融合

  “到了1988年,当最后也是最长的一座必经的公路桥梁通车后,澳门与广州之间的路程只需3-4个小时,还可以通往广州附近的地区。”美国学者、中国问题观察家傅高义在《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一书中记叙。

  上述一幕是粤港澳开始密切联系加强合作的历史注脚。三十年回望,三地合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店后厂和加速融合。

  自上世纪80年代始,港澳企业开始将生产环节转移到珠三角,形成“前店后厂”的产业分工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到1996年,已有约80%的香港工厂或生产线转移至珠三角,香港在粤所设的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达6.6万多家。

  在内地市场局部开放的前提下,前店后厂有存在的土壤。有学者概括:珠三角的低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与港澳的体制、资金和国际市场资源形成优势互补。

  第一阶段的大规模合作让珠三角城市迎来繁荣,而摆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港澳地区,专攻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开始了产业升级的自我涅槃。

  时移世易。港澳回归和中国加入WTO让合作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城市希望在分工上有更高层面的合作。

  从时间节点上看,加速融合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并延续至今。

  自本世纪初起,随着内地逐渐全方位开放,港澳不再是国际资本进入珠三角的唯一通道。不过,珠三角仍然是港澳最为理想的辐射腹地。

  新进程中,CEPA系列协议的签署贯彻助推三地融合。2003年,内地先后与港澳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便是后来为各界耳熟能详的CEPA协议。2008年底,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三地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国家战略之中。

  顶层设计之下,《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相继签署。

  放眼三地,多项合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连通香港与珠江西岸的港珠澳大桥加快建设,主体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03.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11%,预计2016年左右建成通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批准筹设以来,校园建设、教职工招聘、学校制度建设等工作有序进行,有望在明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地合作已从单一的产业分工协作,延伸至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平台辐射▶▷

  “金三角”发动机开创新局

  每天清晨,深圳罗湖口岸,都有一群学童背着书包踏上去香港的列车,他们中有不少是在深港人的子女,早上去香港上学,晚上回深圳,他们被称为“双栖人”。

  而在南沙游艇会,每个周末都会迎来港澳游艇靠岸、维护。

  从产业分工开始,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成为检验粤港澳融合的先行棋。在内地与港澳签订CEPA协议及补充协议后,这些领域都被纳入开放领域。

  如果把粤港澳合作比喻成一台轿车,三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软件”合作,则是轿车运转的润滑油,不可谓不重要。

  然而,对于轿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发动机。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作为国家战略中的粤港澳合作三大平台,以一个类A字形的架构,成为大珠三角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金三角”。

  这一“金三角”,是粤港澳合作的天然“发动机”、“铁三角”。

  看南沙:随着国家新区身份获批及确立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港澳投资者再次审视南沙。今年来,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破土动工,港澳企业信心满满,与南沙再次敲定多个合作项目,欲推进港澳金融业、保险业和物流业在南沙落地。同时,南沙全区探索新一轮商事登记改革,为粤港澳合作逐步扫除障碍。

  观前海:在最为重要的金融协作上,前海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打消香港投资者的疑虑,前海管理局高层专门赴香港,公开对香港各界表达了五点合作原则,得到香港各界的充分认可。10月24日,前海发布土地使用权预出让公告,拟于今年底前面向香港本土企业,以公开方式出让4个地块的使用权。

  察横琴:11月5日,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正式启用,通过一条隧道,横琴新校区与澳门特区连成一体,新校区适用澳门特区法律。

  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楚撰文直言,“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下行暴露了广东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省内港资加工型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香港要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亟须要有发展新思路;澳门产业结构多元化的难题也亟待破解。在这种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粤港澳如何在更高水平上加强合作,创新经济合作发展模式等问题更加紧迫地摆在三地面前。”

  他认为,在上述背景下,加快前海、横琴和南沙的开发开放更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改革试验能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下行的挑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从根本上转变。

  郭楚表示,广东应携手港澳,在坚持“一国”共性的前提下,强化“两制”的互补性,化制度差异为制度优势,把三地打造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平台。

  融合动力▶▷

  政府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

  合作,意味着利益的协同。而协同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利益的博弈。

  在粤港澳多边融合的历史使命下,三地一体化的难点也逐步显现出来,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三地融合需要厘清制度,深度融合。

  以广州、深圳和珠海的养老服务为例,这三个城市活跃着不少港澳资养老院,养老对象大多是来自港澳的老人。

  然而,港澳特区政府坚持“福利不可携”的政策,对于依赖“生果金”(高龄津贴)的长者而言,须每半年回港向社会福利署报到或者回澳门居住一段时间。养老服务的不便可以看出三地融合利益共享机制尚未完善。

  养老服务尚且如此,利益更为复杂的金融、保险、物流业合作又将如何破题?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认为,粤港澳深度融合,需要广东向港澳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及降低港澳资本和服务业进入珠三角的门槛。

  陈广汉的论据来自两点:一是港澳分别为两个独立的关税区,而广东并不具备独立关税区的地位;二是港澳特别是香港实行的是高度开放、经济自由的自由港,经济上实行对外“不设防”的体系。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香港地理学会会长徐江则指出港澳政府要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徐江认为,内地和香港管制模式不同,一个是强政府,一个是弱政府;管制目标也不一样,内地重视产业、经济发展等,而香港政府在关注经济的同时,也看重社会公平、环保等问题。

  因此,徐江直言,粤港澳三地多边融合,对港澳特区政府来说,政府要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而内地政府要做的则是让市场站到前面。

  积极因素正在显现。2009年10月,粤港澳三地政府相关部门在澳门联合举行《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成果发布会,就主要规划议题提出策略性建议,作为粤港澳三地政府制定区域合作及跨界政策的参考。

  社会民间力量不容小觑。如何积极发挥两地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加强对接交流与合作,有力推动民间合作,亦是题中之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香港是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源泉,珠三角将持续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港澳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国际服务贸易中心、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成为亚太地区极具活力的城市群。

  世界观

  从细部着眼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是否通过各方联手就能“打造”出来?不少港澳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香港地理学会会长徐江说,荷兰的多中心城市群“兰斯塔德”被认为是规划协调合作的典范,但它并不是靠政府打造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政府就想打造它,想成立一个区域委员会,把几个城市的发展都协调起来,但这个建议很快被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地方公投推翻了。

  “纽约、东京、伦敦也是这样,从航运中心变成金融中心,政府只是起到辅助和扶持作用,并没有刻意去打造。”徐江说,日本之所以变成金融中心,是因为它本身就拥有很多全球化的企业,“东京上市的公司,很多都是日本本土企业,但它们基本都是全球化的企业”。

  以此为标准的话,徐江认为香港是否是一个全球金融中心,还值得商榷。“因为大多上市的企业都是本地、内地的,前几年一个研究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的外国公司在这里上市。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值也远远少于其他全球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等。”

  “一句话,让市场做决策,政府适当参与,由下而上地改变。首先是从自身内部开始改变。”徐江还提出当下一些大的城市规划上的弊端。“现在珠三角说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但与国外的城市群相比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从改善人的这个角度出发,去做规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可达性。”

  徐江说,香港拥有700万人口,密度非常高,但香港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也是世界上公共交通发展得最好的城市,90%的人是公共交通出行,只有10%是开小轿车的,“在香港一旦进入居住区,空气是不错的”。

  “我住的那个小区围着一圈都是公交站。香港任何一个社区走出去5—10分钟就有山了,还有体育场、游泳馆、汽车站。我们曾经用上海静安区和香港西环两个面积相似的地块作比较,同样都是高密度,但香港有80个公交停靠站,而静安区那块只有7个。”徐江认为,如果不从人的角度出发,从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角度出发,不改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可利性,珠三角永远不能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在珠三角也是,我去珠海一个朋友家玩,出门要走老远才有一个公交站。过去30年,我们总是打造大的东西,现在能不能从打造细部去着眼呢?说这些珠三角做不到,我觉得不可能。”徐江认为,目前城市规划考虑的是如何做港口、产业,现在应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想,从提高可达性的角度去想。徐江说,这一弊端,已经引起了中科院一些专家的注意。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