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当旧物遇“新”人:500件旧物叙香港成长故事

2014年03月21日 2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3月21日电 (记者 卢哲)如今奢侈品牌林立的香港广东道,原来曾遍布骑楼挤满摊档,远处的海还未被填平;行驶在港岛一百多年的电车,原来1900年的车票上还印满英文通告;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原来在1940年的戏票上就印了剧照,并且设计部部不同……

  由香港收藏家协会成员收集的超过500件藏品,21日开始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与观众见面,为期一周。这些“不足以珍贵到进博物馆、但足以宝贵到收藏”的展品多与香港生活有关。

  当年风靡全港的绿宝橙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形状不同的瓶子;百年老牌双妹雪花膏的各种印刷广告;甚至黑胶唱片、股票收据、银制酱料碟等,都被浓缩在展览中。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对展览中的火柴盒特别感兴趣,咖啡店、酒楼、酒吧、夜总会自己设计的颜色各异、或细或长的火柴盒在小小的展览架中侧面表现了香港“东方之珠”的繁华景象:“正是收藏过程中感受到的活历史,这些火柴盒、旧照片背后的学问和故事,让生活的旧物变得丰富。”

  据香港收藏家协会会长唐卓敏介绍,在香港的收藏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项”。在收藏界昵称“电车男”的张顺光就在此次展览中带来关于电车的珍藏,其中有第一次展出的错版电车邮票,及最后一代电车车票。

  而特许工程师吴邦谋从1996年开始收集有关启德机场的旧物,无论照片、模型、文献、明信片甚至是航空公司的旅行袋,只要有关当年飞机轰鸣在九龙城区的故事,他都兴致勃勃。“我曾经借出航空历史图片给政府作发展规划参考,也被邀讲解航空历史发展,我不算专家,但因为收集的爱好,确实深入了一点研究。”

  因收藏而得益的,还有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一次机缘巧合,让他看到了被收藏的香港风灾旧照。“这对天文台来说是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岑智明说,“从此我也上瘾,开始收藏历史天灾的图片、明信片、地图,从历史看现在的天文变化。”

  香港收藏家协会首届主席廖伟良(ChrisNewall)说,收藏也是在记录成长。1985年第一次踏入香港的他认为,香港正在经历人们未意识到的转变。“我初来港时,香港人来自各地,上海、福建、伦敦、或者加利福尼亚。现在的香港人,他们在想走遍各地,北京,纽约,甚至更远。但是他们属于香港,而这些收藏品,正像是一种根基。”(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