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占中”一月:严重冲击经济民生 各界吁还路于民

2014年10月29日 08:5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香港“占领中环”非法集会自9月28日开始后,一个月来严重冲击香港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经济及民生上更引起诸多负面影响。

  随着“占中”持续,香港各行各业都无法幸免,酒店、旅游及零售业首当其冲。据了解,10月8日之后,旅行团和“个人游”访港数字锐减,酒店入住率方面的影响也开始陆续浮现,部分酒店出现取消预订的情况。

  10月份香港酒店的入住率一般有90%以上,但今年跌了约10%,酒店房价也降低了一至两成。位于占领区一带的店铺生意额则普遍跌三成,个别跌八成。业界预计,这将是2003年推出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以来,零售数据录得负增长的首个10月。

  “‘占中’对香港旅游业一定有影响,例如有游客不愿意入住受影响地区的酒店,并要求旅行社帮他们转往其他酒店,这就是‘占中’对旅游业带来的立即影响。”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胡兆英说。

  而这些只是“占中”对香港整体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缩影。业界有观点认为,“占中”对经济和公司企业部署的影响未来也会浮现出来。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曾表示,倘“占中”持续,难免会打击第四季度本地消费市道,对就业市场也可能会构成间接影响。

  香港市民的生活更受到明显影响。截至目前,香港仍有多条巴士路线受影响。受影响比较严重的区域包括港岛中区某些区域、旺角及铜锣湾等地。交通阻塞也波及市民日常生活、商业运作及银行服务,有银行分行要暂时关闭。

  在旺角,示威者以卡板、铁链、胶索组成障碍物,危害公共安全的风险越来越高。小商贩由于受损日重,无奈以至愤怒的情绪相当普遍。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黎栋国27日说,旺角的非法集结已在“暴乱”边缘。一连串暴力、不负责任和公然违法的行为,已使我们熟悉的旺角变得陌生,使当区的治安、经济、民生活动受到极严重的影响,也挑起了极大民愤。

  更糟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占中”出现裂痕——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主席张传义坦言,如果“占中”支持者过度偏激,会令同事、朋友及家庭关系撕裂,“慢慢就连中立者都成为敌人”。

  据了解,不少家长透露夫妻及亲子间近日经常因为立场不同而争执、冷战,损耗家庭和谐,也有情侣因各自捍卫的立场相异而感情生变,更有相识数十年的挚友因彼此政见不同,变得不敢在朋友圈子中发表个人意见,甚至彼此决裂,不相往来。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则表示,“占领中环”发生以来,他尤其感到伤心的是,香港在外界的形象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对香港在国际上的、我们本来有的种种相对优势方面、竞争力方面等,都不是一件好事。”

  而1个月来,香港社会反对“占中”的声音也愈发清晰和强烈,要求“占中”尽快结束的诉求更深入人心。

  香港“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于25日开始举行支持警方的签名行动,要求还路于民、恢复秩序及维护法治,市民反应热烈踊跃。截至28日晚7时,共收到超过98万个签名。

  “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发言人周融表示,“占中”人士霸占金钟、铜锣湾及旺角等地的路面,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及市民生活,各行各业的市民都深受其害。他强调,签名不是一种表态,而是让政府得到足够的民意授权,以支持警方执法。

  香港研究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民调也显示,七成受访市民不支持“占中”。市民对“占中”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评价进一步转差,六成四的受访市民对于“占中”人士的行为表示“完全不接受”。

  连日来,香港社会各界多番呼吁“占中”人士尽快撤离——40位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发出联合声明,表示为了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了香港的未来,示威者应立即撤离所有非法霸占的路段,还路于民;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也发表声明,呼吁香港市民要尊重法治,以香港的整体利益为重,停止非法占领。

  香港媒体也在不断敦促“占中”参与者撤退,勿再一意孤行。相关舆论认为,“占中”出现了与民为敌的效果,民怨沸腾,一个失去大多数市民支持的“运动”,很难持续下去。应让交通恢复畅通、社会恢复秩序、市民恢复正常生活。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黎栋国所言,过去数星期,广大市民看到的是“占中”已变成一列失控的高危列车,它不断向前冲,令香港整个社会受到重创。

  他说,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应该尊重法治精神。但有示威者漠视法庭命令、漠视法纪的行为,正在不断削弱多代香港人建立超过百年的法治基石。(记者牛琪)

【编辑:温雅琼】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