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债券通“北向通”上线 促进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发展

2017年07月03日 11:00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视频:“债券通”“北向通”上线试运行  来源:央视新闻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刘祎辰 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2日)早上,央行官网首页挂出《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告》,宣布内地与香港债券通将于今天(3日)开通,其中“北向通”将率先上线试运行。也就是说,今天开始,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可以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通的开闸,对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促进内地资本项目开放有什么意义?

  “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这一概念首次公开出现是在2016年1月。当时,港交所公布了新的三年计划《战略规划2016-2018》,将债券通列入探索构建的工作规划。进入2017年,债券通的相关进展明显提速。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准备在今年,首次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也就是说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这是第一次。香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有利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香港居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从而受惠,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根据公告,“债券通”初期先开通“北向通”。也就是说,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可以经由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符合国际通常操作模式的债券通,将以其便利、快捷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促进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发展,“券通的推出,是按照国际通常操作的模式开展交易。将以其便利快捷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促进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发展。这对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扩大、进一步的开放会有持续推动作用。

  虽然,今年以来,内地债券市场受流动性影响,有些波动,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长期来看,内地债券市场对于全球资产配置仍然意义重大,“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债券市场等金融资产的配置都是偏低的。最终,对中国长期的增长还是有资产配置和战术意义。”

  此外,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分析,由于内地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巨大,可以吸引国际投资者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因此,债券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有着积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支撑的不仅仅是经贸的往来,更重要的是在国际化背景下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市场,债券通的推出,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提供了新的承载平台。

  另一方面,连平表示,人民币业务的增量对于香港金融业来说,已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香港来说,“债券通”的开通也十分有利于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连平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推出后,在香港地区的发展十分迅速。可以看到香港的金融业在人民币业务推出之后,增长非常可观,其中很大一块增量来自于人民币业务的增量。随着债券通的推出,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会在香港地区产生人民币兑换、借贷、支付结算的业务等等,这有助于在香港地区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离岸人民币市场,将来必定是国际金融中心中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这有助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地位。

  对于债券通开闸先试水“北向通”,“南向通”尚未放行,有机构分析者认为,这是防止资产大幅度外流。但对于这样的说法,陈道富表示,香港债券市场体量有限,“北向通”率先开闸是考虑到了全球资产配置的迫切性和准备的充分性。“香港的债券市场一直不发达。香港要求财政平衡,所以债券的发行量一直都不够,香港始终面临债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发行比较少的情况。现在,可能大家更关注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后,海外能够获得更多的人民币投资渠道,‘北向通’肯定更紧迫一些,也更具有条件。经过这些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得很快,市场的深度跟多元化都起来了,条件更具备,需求更紧迫一些。”他分析道。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也明确表示,未来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编辑:王忠会】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