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新时评:40年“双城记” 深港不应只是“你瑜我亮”

中新时评:40年“双城记” 深港不应只是“你瑜我亮”

2020年08月29日 17:5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 题:40年“双城记” 深港不应只是“你瑜我亮”

  中新社记者 邢一

  深圳近日迎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纪念,正式迈入“不惑之年”。在一河之隔的香港,舆论有对近邻取得史诗般发展奇迹的赞叹,也有对香港竞争力的反思和顾虑。

  事实上,类似“被超车”的担忧在过往并不新鲜。从2018年深圳GDP首超香港,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设立中心城市,再到随后深圳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香港内外都不乏对“东方之珠”未来发展角色的思考。

  然而,若只关注深港关系中的“瑜亮情结”,难免一叶障目。40年的“双城记”中不仅有你追我赶,更重要的一面其实是两地40年来的融合、互鉴与互惠。循此逻辑观察,外界才能看清深圳特区40年发展历程之于香港重要意义的全貌。

  短短40年间,深圳特区完成了从小渔村的农业发展,到低端制造业代工,再到以科技创新挤入全球高端制造业链条的不断升级。无论是早期的资金投入、规则建立、环境塑造,还是后期的竞争力养成,香港商界和专业界人士始终充当着至关重要的“领路人”角色。

  与此同时,深圳转型创新创意之都的进程中,香港本地产业也逐渐完成从工业贸易为主到金融、服务业为主的转型升级,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不断稳固。在民生和市场等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内交通基建不断完善,深圳越来越成为土地稀缺的香港可依赖的战略纵深。可以说,深港过往40年的合作可谓唇齿相依,彼此成就。

  近来,观察人士对深圳的“成功密码”多有归纳,大体包括坚持市场化导向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民企与国企、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等方面关系的不懈努力。但对香港而言,更应看到深圳40年历程中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和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事实上,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一路以来的疑惑和争议从不比香港少。从上世纪末的“姓资姓社”到“特区不特”争议,再到新世纪以来面临的“成长的烦恼”,面对数次发展瓶颈,深圳均以改革和务实“闯关”,方才得来如今宽容、平等、多元的社会发展氛围。香港从开埠以来至今的发展历程也不断证明,城市自身的定位和角色绝不会一成不变,勇于改革、开放包容、与时俱进、把握机遇,才可立于不败。

  刻下,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加速演变,深港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专利申请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创新基地,前景巨大。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续为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服务;作为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重镇,仍可利用自身的人才、科研实力、国际视野支援深圳。与此同时,深圳也可利用自身市场和商业转化率快的优势,为香港科创人才提供就业和资源。但在产品供给之外,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如何让前海效应不断外溢,实现地理破界,要素流通,在“一国两制”下推动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在更大范围内衔接,关系着深港合作的高度。

  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对华动作不断。观察人士认为,外部形势的变化要求中国必须将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深港应进一步携手融合,成为中国应对时局,发展创新与塑造“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发力点。(完)

【编辑:张楷欣】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