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特写:国家航天科学家给香港青少年上的“航天课”

特写:国家航天科学家给香港青少年上的“航天课”

2021年06月25日 2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香港6月25日电 题:国家航天科学家给香港青少年上的“航天课”

  中新社记者 曾平 张晓曦

  6月25日的香港时有夏日阵雨,但热爱航天的香港青少年们心怀期待。平日的他们如果想认识航天,就到香港太空馆去走一走,但这天他们将有机会与国家航天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这对香港青少年而言,无疑是一堂难得的“航天课”。

  为了迎接航天科学家,香港青少年有的制作了航天主题展板和专属航天卡片,有的制作了浓缩平日做实验画面的视频,有的提前与校友们操练步操,以便在欢迎仪式的升旗礼上有整齐划一的好表现。

  航天科学家也因材施教,悉心准备讲座内容。为了和年龄较小的学生们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连夜修改了讲座内容,还特别增加了“长征镖局”动画视频,方便孩子们直观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大家族。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25日离开培侨书院时与香港青少年握手。 曾平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25日离开培侨书院时与香港青少年握手。 曾平 摄

  在培侨书院,龙乐豪向青少年介绍了何为航天,何为火箭,以及它如何送卫星和人上天等内容。简明风趣的讲解随即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为什么卫星起飞时一定要放在火箭的顶部?为什么太空舱返回地球时会发出耀眼的光?在太空看见的太阳光会不会比地球上见到的更耀眼?在事先搜集好的问题被回答完后,同学们在龙乐豪的鼓励下提出了多个即场随机问题。

  龙乐豪回答说,卫星放在火箭顶部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否则可能受重力影响掉回地球烧毁。返回地球有耀眼的光则是因为高速降落的太空舱和大气层产生了摩擦生热。

  第三个问题些许“难”到了龙乐豪。他笑言自己没有当过航天员未知确切画面,但相信航天员不戴墨镜和戴上墨镜能够见到具有对比性、光线一亮一暗的太阳光。“哪一天你有机会,你就上去见证。”龙乐豪勉励提问的青少年亲自去揭开心中的疑问。

  在皇仁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向学生们传递了中国人“上天”梦想的最终目标。他说,发展载人航天,目的不是和谁比赛,而是要建立空间站,利用资源,为人类作出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走进香港皇仁书院。 张炜 摄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走进香港皇仁书院。 张炜 摄

  在香港一间女子中学——德兰中学,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被姑娘们围着聊天。该校还在讲座台布置了航天员和星星形状的气球。身为女性科学家的张熇说,参与航天工作并无性别之分,希望同学们朝着此方向努力。

  在拔萃男书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向学生们发出邀请。他说,自己团队有很多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年轻人,如果香港同学对航天、科技有着向往和梦想,欢迎未来投身到国家的航天事业或其他科技领域中。

  香港协和书院、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学也分别迎来了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龙院士把长征五号称为‘胖五’,我觉得很有趣。”一场交流下来,培侨书院的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宇辰感到龙乐豪是位“亲切的老爷爷”。另一位青少年吴佩璇对此感同身受。“龙院士非常可爱,他会用比喻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吴佩璇说,很希望将来有机会能跟着院士继续学习。

  显而易见,这是一堂意犹未尽的“航天课”。香港青少年心中种下的航天梦和这些学校获赠的嫦娥五号模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等礼品,是对这堂“航天课”最好的纪念。(完)

【编辑:苑菁菁】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