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香港文艺界人士冀港用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

香港文艺界人士冀港用好“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

2021年07月21日 2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香港7月21日电 (记者 张晓曦)“融通中外·文明互鉴”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峰论坛21日举行。多位来自香港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发表看法,认为香港要充分用好“十四五”规划所赋予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既巩固自身优势,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香港文联)常务副会长霍启刚表示,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可以让香港发挥所长,亦推动国家发展。他希望港人特别是青年人要抓住机遇,装备自己,也希望业界多为青年人提供支持,让他们有所作为。

  霍启刚建议,香港的文化艺术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应多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协助他们举办展览等,如果有年轻人希望去中国内地发展,香港文联也会提供帮助。

  香港设计总会秘书长刘小康认为,香港在过去几十年间都是很重要的交流中心,此次“十四五”规划给予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新定位,相信可以帮助香港再上一个台阶。香港也可以利用与世界各地建立的“信任基础”,帮助国家更好地“走出去”,亦增进世界各地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香港弦乐团艺术总监姚珏表示,“中西合璧”正是香港文化艺术的特色,香港要在新发展定位中继续发挥优势,巩固自身的特色与风格,另外也可以在音乐教育等方面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亚洲演艺研究创办人毛俊辉认为,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香港来说是很难得的机遇,亦是香港的优势,不仅对香港自身的发展有帮助,也是对国家前景发展的一种承担。他还特别提到,发展文化艺术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要丢弃传统,而是要帮助传统更好地发扬光大,在这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团结香港基金学术顾问郑培凯指出,文化认同凝聚力量,亦可以培养人们对国家的认同,香港宜加强人文艺术教育的工作,不能仅仅将文化艺术“束之高阁”,也要培养市民的人文关怀,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在论坛上作总结发言时表示,香港可以利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定位,将文化艺术产业化,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就业的机会。(完)

【编辑:张奥林】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