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澳门历史城区探宝:倾听卢家大屋的呼吸

2006年07月06日 14:52


卢家大屋正厅。(图片来源:人民网)

  在澳门,几乎每一个建筑物都会有一段故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卢家大屋就是这样的建筑。

  5月的一个午后,漫步在幽静的大堂巷间,忽然看到这样的用厚青砖建造的中式大宅,恍惚间,竟然不知身在何方。推门而入,是管理员暖暖的笑,招呼串门的客人般自然。房屋主人的照片悬挂在进门右手边,读了介绍就知道:这原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家族的旧居。

  澳门人都称卢华绍为卢九,这是因为卢华绍小名“耇”,而在粤语中,与“九”同音,所以卢九是同音简写所致。卢九原是广东新会人,出身贫寒。到澳门后,从事过多种经营,后来因为先后承充省澳赌权,成为澳门第一代赌王,最终富甲一方。

  卢家大屋大约建于1889年,仿广州西关大屋,是目前澳门所余不多的较为完整的中式大宅建筑。大屋是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由大门进入,要穿过门厅、天井、轿厅才能到正厅。房间和庭院沿这条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分布着,大屋外面,还辟有供佣人使用的冷巷。二楼设有供奉祖先的神台。除了保存完整,卢家大屋之所以能够入选澳门世界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澳门民居中西合璧的特点。在这儿,既有粤中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蚝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满洲窗和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共冶一炉,饶有趣味。

  时光荏苒,大屋历经百年沧桑。卢家后来没落,大屋分租给外人居住,最多的时候曾经住了20多户。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成为政府物业,才开始进行修复和加固。如今,房屋主人的起居摆设,多半已经不在。不过,透过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洲花窗的精致,屏息凝气,似乎还能听到房屋主人那昔日的欢笑彦彦。

  因为修复工作还没有完成,卢家大屋目前只在周六、日和公共假日开放。开放的日子里,会有文物大使做免费导赏。

  郑佳琦,一位高个子的女生,细细的眼睛,文静白皙。

  踩着咯吱咯吱的楼梯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听到了她清脆的声音:“我是文物大使,请跟我一起来倾听卢家大屋的呼吸吧。”

  于是,我们在屏风上捕捉到了大屋昨日的呼吸,那是一种沉寂的香醇。二楼屏风上的木雕,虽都是寓意吉祥的传统画样,却颜色不一。深棕色的是百年前的,浅棕色的是木艺师傅用原来的材料按照原来的工艺复原的。这一深一浅,是澳门人的用心之处——他们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段真实的历史。

  于是,我们在大厅里捕捉到了大屋今日的气息,那是一种复活的欢快。在澳门,很多文物,都会在修缮以后交给民间机构,按照原来的用途继续使用。卢家大屋也是这样。近年来,澳门中乐团成了卢家大屋的“常客”,在这儿举办了许多场小型音乐会。欢快的广东音乐、柔情的葡萄牙民歌和细腻的江南丝竹……常常在这温婉纤细的大宅中萦梁不散。这时候,你一定会以为时光倒流;这时候,你一定不会怀疑晚霞遍染天边的时候,这所大宅会飘散袅袅的炊烟。

  离开大屋的时候,心中居然有些感动。原来,对于文物,我们并不是只能保留下它的砖砖瓦瓦,它的呼吸和生命,我们也同样可以延续。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7-06 第03版) 作者:李炜娜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