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欧日“为难”伊朗获美国表扬 中方反对单边制裁

2012年03月24日 09:2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3月22日,克罗地亚政府决定禁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和成品油。作为即将加入欧盟的“准成员国”,克罗地亚已对伊朗实施了一些制裁措施,22日公布的是补充措施。

  此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鉴于日本和欧洲10个国家已经“大幅度”减少进口伊朗原油,美国将首先对这些国家实行免予制裁。

  美高官曾游说中国

  3月20日,希拉里·克林顿对日本和欧洲10个国家提出“表扬”。在其看来,这些国家采取的行动不易。“在世界经济处于关键时刻,它们必须重新考虑能源需求,快速开始寻找伊朗石油的替代来源,而不少国家一直依赖伊朗石油满足能源需求”。

  获得美国免予制裁的10个欧洲国家是比利时、英国、捷克、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荷兰、波兰和西班牙。

  媒体称,美国曾派遣高官前往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游说,鼓动其减少对伊朗原油的依赖。

  中方反对单边制裁

  3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召开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报道称,包括中印韩在内的12国须在6月底前削减自伊进口原油,否则将无法获得(美方制裁)豁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回应称,中国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正常渠道从伊朗进口原油,合情合理合法,不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也不损害第三方和国际社会的利益。中方一贯反对一国根据其国内法对另一国实施单边制裁,更不会接受将单边制裁强加于第三国的做法。

  有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量达2775.66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1%。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伯江指出,中国石油进口区域比较多元,主要在非洲和中东。从伊朗进口石油减少的部分,可从沙特或者非洲进行补给,不过,要达到美国的预期并不现实,中国也没必要那么做。因为,这很可能会带来油价波动,对中国没有好处。(记者 邢世伟)

  对话

  “中印可联手向美施压”

  专家称大选在即,美就伊朗问题表现强硬

  谈及美国此次“表扬”日欧以及不点名警告中印韩等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国际关系室研究员张晓东表示,美国在伊朗问题上对中印等国表现出强硬姿态,是为大选而做出的。中方同样也做出了强硬的回应。

  “制裁会面临反制”

  新京报:如何看待美国此次对中国、印度在伊朗问题上的“警告”?

  张晓东:目前,美国与中国,美国与印度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美国人对外宣称,要对12国进行金融制裁,然而,这最终能不能做到,做到什么程度,这都不好预测,因为任何大的制裁都可能会面临反制措施。

  新京报: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金融制裁的话,具体措施会有哪些?

  张晓东:美国可以冻结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不过,我认为,即使美国真的制裁的话,也不会对金融机构的整体业务进行制裁。它会考虑可能带来的影响,更多的是金融机构的衍生项目和一些小项目上。

  “美对韩国不满意”

  新京报:美国还特别警告了其盟国——韩国。

  张晓东:从美国的角度而言,日本削减进口伊朗石油的幅度较大,而韩国的力度没有那么大,所以美国不满意。

  新京报:金砖五国峰会即将开幕,中印有无必要就进口伊朗石油问题进行沟通?

  张晓东:印度是伊朗石油出口的第二大国,对伊朗石油比较依赖。我觉得在金砖五国峰会,中印两国可以实现双边沟通,并共同向美国施压。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首先要坚守底线,保证中国的石油供应不出问题,同时防止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伊核”问题,实际上是美国和伊朗之间的问题,美国和伊朗应该找到一个妥协的方式,不要因为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牵扯到别国利益。(记者 邢世伟)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