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盘点各国高考 韩国把考大学比作一场“核战争”

2012年06月05日 13:42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这对有高考生的家庭来说,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学子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指望在这两天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也许,人生从此就将不同。

  其他国家的高考也如中国一般受到重视吗?在很多亚洲国家,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韩国,考大学就被比喻为一场"核战争"。《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说,韩国是春季招生,所以高考是在11月举行。高考当天,大部分企业都被要求晚上班一个小时。

  南黎明:总共考一天6门功课,下午5点40分左右结束,每年高考那天早上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和岗位的人之外,大部分企业都要晚上班一个小时,为的就是让考生能够不受到交通不畅的影响。警车当天上午主要任务也是为考生服务,专门输送迟到的考生。

  韩国最受追捧大学分别是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这三所大学的首字母缩写是S、K、Y,简称SKY。要想考上sky, 韩国的学子们每天要苦读将近20个小时。

  南黎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铺垫了,比如让孩子休学一两年去海外留学学习外语,或者是不惜降低生活水平,把家搬到私设补习班聚集,而房价最昂贵的首尔江南区等等,甚至干脆就由妈妈带着孩子从小就去外国读书,爸爸一个人留在韩国赚钱。结果出现了一大批每天只能伸长脖子思念远方亲人的大雁的爸爸们。韩国有句话就是,每天要睡4个小时的觉,根本就别想考上好大学了。

  与韩国类似,日本的高考也被认为是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之声国际新闻编辑王宗英作出介绍。

  王宗英:日本的名牌大学相当难考,比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等,如果一个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无疑是鲤鱼跳龙门,家长高兴在社会上也让人刮目相看,日本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二类是往届落榜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一次高考失利称为一浪,两次高考失利称为二浪,三次以上统称为多浪。第三类是已经升入大学但是由于所在的大学不理想,想再考一个好大学的学生,这种学生被称为假面浪人,这些人为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会设法进行补习。日本补习班的收费很贵,单科补习就要15万日元,如果进入一所好的学校进行全面补习,大约需要100万日元,这相当于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如果再将生活费计算在内,做个浪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离开亚洲,英国有没有高考呢?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做了详细的介绍。

  侯颖:在英国标准的高中课程也就是A-Level课程,这是英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课程,几乎已经被所有英国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因此英国高中课程被国际教育界誉为金牌教育课程,以及全球大学入学的黄金标准。要想考入理想大学A-Level课程的成绩是十分重要的,英国高中课程一共有60多门供学生选择,举例来说,数学部分就包括纯数学、工程数学、统计学、决策数学。从纯数学部分包括微分方程、线形代数、向量代数等等。而整体课程体系则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等中国高中课程体系根本不存在的部分,因此要想拿到理想的成绩并不容易。

  英国高中课程考试将由所属考试委员会分别于每年5月到6月以及10月到11月在全球统一组织,分为六个等级,如果学生对某门课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重考,而最终成绩就以最好的一次为标准。在入学要求方面,全球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入学标准也不尽相同,概括的说,学生至少要学习三门课程,只要在两门课程中取得合格就可以达到一些普通大学的入学标准。

  英国以及世界上较好的大学通常要求学生三门课程成绩都要达到C以上,而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比如说像牛津、剑桥、哈佛大学等名校,则要求申请学生三门课程的成绩,至少有两门是A,或者必须三门都是A才能被录取。其实英国高考对于学生压力并不大,想上大学并不难,但是真正能够申请到世界一流大学还需要下苦功学习。

  世界上都一样。离开欧洲,我们再去美洲。高考次数最多的国家恐怕要属墨西哥了。在墨西哥,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全部是进行自主的招生考试。很多学校几乎会在每个月都组织一次考试。墨西哥国际理工学院学生王博阳介绍说:   

  王博阳:我一共报了两所学校,考了两次,每所考了一次,当时考的时候没有什么压力嘛,因为每所学校都有多次机会让你考试,这次不过可以考下一次,或者说选另一所学校考,因为没有一个统一考试。

  其实,虽然各国的方式不太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各国都在努力着,在公平和公正的前提之下,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