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闻分析:多哈气候谈判面临诸多挑战

2012年11月23日 21: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讲述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3D版最近重回全球银幕。在虚拟情景的影片里,美丽的蓝色星球遭遇地震、火山、风暴、洪水等灾难同时袭击,人类面临生存威胁。

  下周一,世界各国代表将会聚卡塔尔多哈,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争取完成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进一步落实坎昆会议和德班会议成果。

  中国分析人士表示,多哈会议谈判前景难以让人乐观,不确定它能够完成规划有关国家可以批准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有足够力度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中共中央编译局气候问题专家曹荣湘说,如果多哈会议未能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落实和执行作出进一步明确安排,那么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就无法于2013年1月1日按时启动实施。

  去年德班气候大会达成一揽子成果,包括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即“德班增强行动平台”,讨论2020年以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采取更加有利的行动等。

  根据德班会议协议,多哈会议将完成《京都议定书》与《巴厘路线图》设定的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谈判,过渡开启“德班平台”,作为2015年以前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平台。

  然而,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意愿分歧和行动鸿沟,迄今仍然难以实质性弥合,并严重阻碍谈判取得预定成果。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切实履行大幅度减排义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截至目前,明确表示将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欧盟、挪威、瑞士,而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均明确表示不会承诺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说,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日趋复杂,利益分化日益明显,这对于气候变化谈判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正是政治、经济复杂因素叠加使一些发达国家在权衡短期利益后拒绝承诺第二期目标。”她说。

  资金因素是衡量气候谈判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实质进展,将很难开展进一步的国际合作,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将遭受重大挫折。

  根据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和2010年《坎昆协议》,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至2012年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在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长期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2011年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如今,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即将到期,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却并未按照承诺履约,相关信息也极不透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已经出现了资金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发布的《201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预定目标高出约14%。报告警告,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减排行动,本世纪末气温将平均上升3至5摄氏度。

  报告指出,即使所有国家都最严格地履行了减排承诺,到2020年仍将有80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差距。这也意味着,如果现在不实施有效的减排行动,以后减排的代价会更大。

  自工业革命至今,地球大气中累计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近80%为发达国家排放,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无论累计排放总量还是人均排放量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承担硬性减排义务首当其冲、不可推卸。

  中国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确已升至世界第一,但这主要是人口众多、并正处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升的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所致,因此,现阶段要求中国绝对减排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根据全球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中国将在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一半甚至更低的时候出现排放总量拐点。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自主约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06年至2011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了近20%,相当于碳减排15亿吨以上。而在未得到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

  解振华表示,在获得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要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分析人士预料,伴随着激烈的争吵,《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的真空期很可能持续到2015年,届时,各缔约方将达成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和控温协议,而完全批准生效的时间则会更晚至2020年。

  曹荣湘认为,人类在商议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时,还处于被动分担责任和义务上,以竞争性策略来应对风险,而未真正主动去面对危险、承担风险。

  “如果多哈会议能够最大程度将累积分歧弥合成新的共识,就是世界气候谈判的巨大进步。”他说。(记者任沁沁 王建华)

【编辑:王忠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