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喀山国立大学:列宁与托尔斯泰共同的教室

2013年08月23日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题记:全长11179公里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简称“渝新欧”)架起中国第三座欧亚大陆桥。中新网记者从这条新丝绸之路的起点重庆出发,驾行15000公里、横跨六国,至终点德国,记录中国货的穿越之旅,发掘中欧商贸新商机。

  中新网喀山8月23日电 (记者 刘贤)俄罗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喀山国立大学至今仍保留着一间教室,列宁和托尔斯泰都曾在这里上课。

  喀山国立大学的博物馆坐落在一片白灰色建筑之中,两层楼、大玻璃窗,一排白色门柱有两人合围那么粗,处处透露着这所成立于1804年的大学曾经的贵族气息。博物馆对面竖立着列宁雕像,是少见的青年时代的模样。

  进入博物馆二楼,两间长方形大屋子里陈列着为这所大学带来荣誉的名人的影像、手稿、眼镜、墨水瓶、手术刀等珍贵遗物。这里能找到创立非欧几何学的罗巴切夫斯基、发现化学元素“钌”的克劳斯、创立有机合成结构理论的布特列罗夫、发现电磁共振现象的扎沃伊斯基等巨擘。

  再往里走,仿佛跨入百年前。两列各六排的斜面长桌和长椅,5个几乎与屋子一样高的木质书柜油黄的色泽散发着时间沉淀的味道,两个大玻璃窗引进阳光照亮了书柜中修补过的书脊以及一平方米大小的黑板和前面的讲座。

  博物馆副馆长维拉·尼古拉耶夫娜说,这就是列宁和托尔斯泰曾经上过课的教室,学校原样保存着。

  她站在靠窗第二排的位置旁告诉记者,列宁当年就喜欢坐在这里听课。1887年,喀山国立大学录取的第234个学生就是列宁,入学后3个月就因组织学生运动被开除。100余年后,阳光仍然正好洒在这个他最常坐的位置上,为有些脱色的黑色课桌补足光彩。

  而在这间教室靠墙一列课桌的倒数第三排则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最爱位置”。

  这两位影响世界甚深的人物进入喀山国立大学的时间相隔40多年,现在以这样的方式成为“友邻”。博物馆内保留的另一间教室,是列宁曾组织学生运动的地方,如今是该校部分开学和毕业典礼的举办地,高高的墙壁上挂着托尔斯泰的画像。

  200多年的历史让这所大学不仅孕育出一个个杰出人士,也记录着的文化交融的痕迹。

  维拉·尼古拉耶夫娜带记者到一个挂了龙纹文房四宝盒、佛像、《三部妙典》线装书的陈列窗前说,1837年,喀山国立大学设立了俄国第一个汉语系,是欧洲第二个汉语系,这些物件就是当年文化交流的证据。

  现在喀山国立大学有两三百个中国留学生。26岁的俄语系博士生庄微微说,这两年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学习中文也成为当地学生中流行的事情。

  2007年该校设立孔子学院,2012年毕业的乌斯马诺娃·伊琳娜如今已是老师。她说,孔子学院有200多个学生。喀山国立大学与中国的湖南师范大学是合作学校,每年都互派交换生,她也因此两次到访中国学习。

  8月22日,横跨六国、为“渝新欧”沿线城市寻找新商机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自驾采访车队到访喀山大学,并送给孔子学院一台“重庆造”笔记本电脑。陪同参访的乌斯马诺娃·伊琳娜对着记者镜头,用汉语说:“你们来到俄罗斯让我们可以这样交流,希望再次来访喀山,更多了解俄罗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