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称马方失误连连导致搜救复杂化

2014年03月17日 09: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据《纽约时报》3月15日报道,马来西亚方面的一系列过失,导致马航370航班搜救工作复杂化。最近的消息称,雷达信号图显示马航370在泰国湾上空来了个大掉头,接着横穿马来西亚北部,并通过了至少3处军用雷达网,甚至在飞往马六甲海峡之前曾拉高飞行高度飞过马来西亚大城市。

  在马来西亚西海岸的巴特沃斯空军基地空军指挥室,4人的监控小组对监测到未知航班无动于衷,那里有美国制造的F-18和F-5战机高度警戒,应对诸如3月8日清晨这类的突发事件。知情人士说:“监控人员并没有留意雷达屏幕上的不明物体光点。”

  马来西亚巴特沃斯空军基地,在殖民时代曾是英国皇家空军基地,位于槟榔屿对面,濒临马六甲海峡北段。知情人士称,3月8日清晨,此空军基地的防空雷达和空中交通管制雷达上有个光点自东往西平稳飞过马来西亚,但4名监控人员既没留心,也没有汇报。

  不仅巴特沃斯空军基地“大意至极”,位于客机失联地点附近的两处雷达站监控人员也没有认定陌生雷达光点值得注意。客机继续飞行,横穿马来西亚,随即飞向大海。虽然雷达捕捉的航线与任何提交的飞行计划都不一致,但监控人员没有向上级汇报,也没提请吉隆坡附近的马国防司令部注意。

  因而,马来西亚的防空战斗机没有出动前往调查。3月15日,该雷达光点被纳吉布确认为马航370,直接飞过人口160万以上的马拉里西亚主要城市槟城,接着转向飞往马六甲海峡。

  雷达上可疑光点的存在还是马军方官员开始查看3月8日上午的录像带时才发现的,在客机没有准时抵达目的地北京之后。很显然,客机失联后数小时,错误就已经非常严重。知情人士称,巴特沃斯和哥打巴鲁两基地的录像带显示,雷达信号来自MH370的“消失”地点。

  直至13日,马来西亚空军司令达乌德才首次承认雷达信号的存在,此时已是飞机失联后第五天。他强调对此有必要予以进一步分析,鉴于机上有人员关闭了机载收发机,尚不能确定信号来自失联客机。

  无法确认MH370的异常飞行意味着确认和重新定向波音777的机会丧失了。5天来,各路军舰都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马来西亚东部海域,而这里离飞机的实际路径非常遥远。

  据知情人士称,MH370“消失”那天,达乌德去过巴特沃斯空军基地,并接到雷达可疑光点的汇报。然而,马来西亚政府依旧将其大部分搜救力量,包括其他国家的搜救船只和飞机,安排在了泰国湾,即机载卫星信号收发器关闭的地点,而把最少的注意力放在西边的马六甲海峡——马来西亚半岛的另一侧。

  这在马来西亚政府的一连串错误中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些错误让本就搜寻范围辽阔、技术条件复杂的马航370搜救工作复杂性大大增加。客机失联一周之后,线索甚至愈加渺茫,现在搜救范围已扩展至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和广阔无人的南印度洋。机上239名乘客在超现代化的吉隆坡国际机场登机,至今也无人知晓他们的生死状况,但错误却在以惊人的速度积累。

  “事实是,它(马航370)直接飞过了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军方却没有认定这一消息,这极其怪异。”《环球飞行》杂志运营和安全编辑戴维·莱蒙特说。

  虽然雷达数据在数小时后为马来西亚高级军官获悉,马来西亚还是在泰国湾组织一场昂贵而又复杂的国际搜救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周。直至15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才终止这场搜救,并承认卫星资料显示失联飞机的发动机在离开马来西亚空域后仍继续工作了近6小时。

  如今,找到失联客机并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实在是一项极令人生畏的任务。如果像一些航空专家分析的那样,飞机最终坠毁在南印度洋,那么漂浮物可能已经漂流了很远,确定驾驶舱语音和数据记录仪的沉没点就变得十分困难。而且,记录仪只会记录驾驶舱最后两小时的谈话。

  目前,马来西亚政府遭到了来自各方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总理纳吉布在15日的声明中依然辩解称,马来西亚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包括军方数据。

  “我们一直及时与各方分享有关信息,我们一刻不停地帮助调查,并将搜救失联飞机置于国家安全之上。”纳吉布在新闻发布会上大声用英语朗读这份声明。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15日下午晚些时候也发表了类似的自我辩护声明:“鉴于事件的情况和极端敏感性,有关当局对这些原始卫星信号进行查证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这些信息的重要性能够得到妥善理解。当然,这会花一些时间,在此之前我们无法公开这些信息的存在。”

(欧叶)

【编辑:蒲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