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蛟龙”号总指挥:暂未能在MH370搜寻中起作用

2014年07月14日 16: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7月14日,西北太平洋,晴。

  经过10天航行,“向阳红09”船终于来到了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附近,预计明天抵达预定作业区。

  虽然远离南印度洋,科考队员为准备下潜作业而日渐忙碌,可大家闲下来聊天时,总会不时提及仍然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为什么“蛟龙”号当时没有出现在搜寻队伍中?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要搜寻一架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客机也绝非易事。首先要确定飞机最后坠落的大概位置,然后利用水面船舶、水下自主航行器(AUV)等设备对疑似海域海底进行精确勘察,以确定飞机残骸的具体位置,最后才是出动载人潜水器或是无人缆控机器人(ROV)开展打捞行动。

  包括“蛟龙”号在内,世界上同类型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共同特点就是海底精确定点作业能力。在飞机残骸位置确定的前提下,载人潜水器可以对残骸进行抵近观察,并精确打捞黑匣子或其他碎片。但在大范围搜索海底目标方面,载人潜水器的作用则远低于AUV甚至ROV。

  刘峰说,目前各国载人潜水器的水下工作时间都不超过12个小时,潜水器在海底巡航的速度普遍低于1.5节,一次水下声学系统作业,能测量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视像系统地毯式搜索海底则不过半平方公里。与“蓝鳍金枪鱼”这类可以24小时工作的AUV相比,海底大面积搜索目标显然不是载人潜水器的强项。

  现在搜寻马航MH370航班的工作,显然还远没到“蛟龙”号这样的深海潜水器能发挥作用的阶段。但是,“‘蛟龙’号从马航客机失联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准备,一旦有需要,接到指令我们就可以马上出动。”刘峰说。(记者 罗沙)

【编辑:查云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