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国系列恐袭案教训深刻 须强化安保措施

2015年01月12日 14:47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1月9日,法国反恐部队将制造了《沙尔利周刊》恐怖袭击案的嫌犯库阿希兄弟击毙。也在同一天中,将涉嫌制造袭警案并在一家犹太人超市绑架多名人质的库利巴利击毙。至此,法国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总算平息。

  事件虽然过去,巴黎又可以恢复以往的活力和平静。但为何会在法国的首都发生如此血腥的惨案?为何恐怖袭击的目标会是一个普通的讽刺性周刊?这件事留给人们的教训是什么,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是法国的情报系统出了“纰漏”。众所周知,库阿希兄弟中的弟弟谢里夫(Chérif Kouachi)和库利巴利(Amedy Coulibaly)早就是被法国司法机关法办过的人。而判刑的原因又都同恐怖主义活动有关。对这样的危险人物,法国情报部门理应提高警惕。但事实却是,由于这伙人事先知道自己被情报部门监控,因此选择暂停与其他成员的会面,停止与恐怖组织通讯,导致情报部门对他们放松了警惕,降低了监控力度。然而,情报部门为何没有对与他们往来密切的人加强监控呢?根据恐袭案发生后透出的消息:两人的女友曾在2014年中互通过500多次电话。而通话的内容显然没有被警方掌握。此外,《沙尔利周刊》早就是一个被恐怖组织盯上的媒体。法国警方却没有很好地履行保卫它的义务。

  第二,法国对国际恐怖势力,尤其是基地组织的新动向缺乏预先研判。根据法国国际问题专家萨穆埃尔·洛朗(Samuel Laurent)近期所做的调查,基地组织已经在法国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组织架构。恐怖分子已经组成若干个小组,潜伏在法国社会的最深处。表面看起来他们是一些普通、和善的人。但却个个包藏祸心。基地组织的一位名叫阿布·哈桑(Abou Hassan)的干部在接受洛朗的采访时曾透露,现在他们把头号的行动目标对准政治家、记者和公众人物。并说这样做是为了打击舆论和获得最大的媒体宣传效果。显然,恐怖势力已经把袭击的重点由西方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变为打击西方的知名人士。难怪巴黎恐袭事件发生后,法国《世界报》将其形容为是法国的“9·11”。可见这次事件给法国人民心头带来的阴影并不亚于当年“9·11”事件给美国人民心里上造成的影响。中国有句老话叫“未雨绸缪”。法国需警惕恐怖分子从内部发动的袭击,尤其是针对知名人士的袭击。

  第三,“基地”等恐怖组织已开始把自己的战场扩大到西方国家内部。方式是让那些在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国接受过训练和参加过恐怖袭击的西方人回国蛰伏起来,蓄积力量,筹集武器,然后伺机发动“圣战”,用这种方法来搅乱西方。应当说,法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渗透活动是有警觉。前些时候通过一项反恐法案,加大了对法国人出境参加“圣战”活动的打击力度。然而,在反恐斗争日益严峻的当下,这样的安全“篱笆”还需要进一步扎紧。

  第四,平息叙利亚温和反对派武装与政府军的冲突,不让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分支在叙利亚有做大的机会,是中东反恐斗争的首要课题。法国在这方面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要说的是,法国的媒体应当尊重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种宗教,尊重信众的宗教感情。法国媒体一贯标榜“言论自由”,但这个自由应当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尊重多元化的文明,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只有这样,存在于法国社会中的不同族群、不同宗教才可能和谐共处。宗教极端分子才无法找到发动袭击的借口。法国的穆斯林有400万人,占了法国人口的百分之七。他们为法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他们的文化和宗教情感不容亵渎。

  一切都显示,2015年的国际反恐斗争形势将更为严峻。基地组织也门分支已经威胁要对法国发动新的打击。法国只有提高警惕,强化安保措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何路曼】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