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中尼合作带来新机遇

2017年08月19日 2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加德满都8月19日电 题: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中尼合作带来新机遇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近日在加德满都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中尼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8月中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成功访尼,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努力,推动中尼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双方签署了关于促进投资与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油气资源调查项目立项换文等,为中尼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在此背景下,于红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中尼两国的合作情况。

  中尼合作成果丰硕

  于红重点介绍了近两年投入运行或正在实施的4个代表性合作项目:

  一是上马相迪A水电站。该水电站系尼泊尔境内第一个由中国企业开发建设、运营的项目,投资规模1.65亿美元,也是尼泊尔水电建设史上第一个提前实现发电的水电站,在尼泊尔刷新了建设纪录,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目前,该水电站已平稳过渡到运营期。其所生产的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入尼泊尔国家电网,为缓解尼泊尔国家电力紧张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喜马拉雅航空公司(简称“喜航”)。喜航由西藏航空和尼泊尔雪人环球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成立,是尼民航领域最大的外国投资项目。目前,喜航正常运行的航班有加德满都往返多哈和吉隆坡2条航线。此外,预计在10月底,喜航将开通尼泊尔至中国国内的航线,其中包括成都、北京。

  三是博卡拉国际机场项目。该项目位于尼泊尔著名的旅游胜地博卡拉市,是由中国政府向尼泊尔政府提供混合贷款建设的项目。该机场建成后将是尼泊尔的第二个国际机场。该机场的建设对于推动中尼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尼泊尔红狮希望水泥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5年3月成立,建设并运营1条日产6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及配套12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一期项目投产后可年产水泥230万吨。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将大幅提高尼水泥自主生产能力,而且能够满足尼泊尔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高品质水泥的需求。

  对尼援助领域广、形式多样

  于红表示,尼是我传统友好邻邦,也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灾害频发。中方对尼援助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具体而言,中国对尼援助涉及领域广,涵盖公用和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能源、农业、防灾减灾、信息通信及文物古迹修复等领域,重点集中在民生、灾后重建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新建医院、学校、机场,修复在地震中损毁的公路、文物古迹,援建地震监测台网等,推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

  此外,中国对尼援助形式多样,包括援建大型成套项目,物资支持,开展双边技术合作,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人力资源培训等多种形式。实施模式灵活,如提供混合贷款建设博卡拉国际机场、采用本土化模式实施马囊县医院等项目。

  正在建设或实施的项目包括多所学校和医院、加德满都内环路升级改造、塔托帕尼边检站灾后恢复、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等。这些项目为尼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了尼政府和民众的交口称赞。

  患难与共的真朋友

  于红大使指出,中尼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风俗习惯类似,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尼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政府和民众怀有深厚感情。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赢得尼方高度赞赏。

  今年以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相继访尼,尼副总统普恩、总理(时任)普拉昌达、副总理兼财长(时任)马哈拉访华,中尼还成功举行了第11次外交磋商。今年上半年,中尼贸易额达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3%。据尼政府统计,2015/16财年中方在尼投资额及项目数量均属第一,成为尼方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在安全方面,中尼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训练,在司法互助和引渡条约等方面保持着沟通,尼方还向中方遣返国际刑警组织红通女嫌疑犯。在人文领域方面,中国政府每年向尼提供约100个奖学金名额,尼目前在华留学生总数已达到五千多人。

  于红说:“尼泊尔民众普遍认为中国是患难与共的真朋友,是可以信赖的好邻居。”

  于红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发展,不仅将造福中尼两国民众,也对整个南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繁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完)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