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智库合作助推中德人文交流行稳致远

2018年05月22日 2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柏林5月22日电 (郭泰 彭大伟)随着中德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国战略”“中国能力”等关键词近年来愈发受到德国官方及智库重视。中新社记者注意到,智库合作正成为中德人文交流的新亮点,助推其行稳致远。

  内卡河畔小城成对华研究重镇

  坐落在德国内卡河畔的图宾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由德国著名汉学家施寒微教授(Helwig Schmidt-Glintzer)领衔的图宾根中国中心两年前在此成立,如今已经成为德国对华研究的学术重镇。

  施寒微向记者介绍,图宾根中国中心与中国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致力于培养德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尊重,“德国与中国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通过互学互鉴以共同应对”。

  图宾根中国中心由卡尔·施勒希特基金会(KSG)主席、德国著名混凝土机械制造巨头普茨迈斯特创始人习理德(Karl Schlecht)赞助。他既对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倡导的价值观十分认同,也对中国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钦佩,“在今天,中国出现了这么多的美好事物值得我们德国好好学习”。

  在习理德看来,该中心的使命是“建立信任”。他表示,中德两国在地理和文化上都有明显差异,文化交流是增进两国关系重要的第一步。

  成立两年来,图宾根中国中心举办了一系列涉华学术、文化活动,并于今年获得了德国联邦教育部的资金支持建立“图宾根中国论坛”(CFT)。

  “中国能力”与“德国能力”交响共鸣

  近年来,“中国能力”在德国成为热词,它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各领域基本情况的能力。

  施寒微认为,打造“中国能力”需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他表示,德国和中国对于具有约束力的价值观、家庭角色、福利国家、个体责任、自由和自由的边界等问题都很关注。对此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了解并尊重这种多样性是‘中国能力’的基础”。

  “中国能力”不仅成为德国智库的研究重点,也获得了德国联邦政府与地方的大力支持。2018年5月7日,德国联邦教研部、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与德国外交部召开专题会议,宣布将携手推进德国“中国能力”的建设。在此之前,德国教研部已于2015年推出首个国别战略《中国战略(2015-2020)——与中国研究、科学、教育合作的战略框架》。

  作为呼应,中国学者亦愈发关注本国的“德国能力”。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同样需要“对德国历史和国情,德国人的民族特性等有所了解,并拥有与德国人进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017年“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国际研讨会主办方代表、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认为,此前德国智库十分注重德国能力的建设,“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与德方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得中德两国智库的双向交流更具有操作性”。

  助推中德人文交流行稳致远

  默克尔连任德国总理后即将首次访华,这也是她就任总理以来第11次访华。董琦希望,此访能够把中德经贸合作的良好势头扩展到人文领域,“因为中德经贸交流还要靠‘人’来做。”。

  施寒微则希望默克尔此访进一步推动货物、服务业、投资以及知识与信息的自由交流,“我希望默克尔总理能够抓住‘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机遇。这个项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和平发展项目,不仅为德国带来巨大利益,也将为东西方欧亚大陆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著名汉学家、图宾根大学汉学系教授闵道安(Achim Mittag)坚信,随着中德人文交流的不断深入,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会得到持续改善,“我们有一天也会像谈论莎士比亚一样自然地谈论李白和杜甫”。(完)

【编辑:李夏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