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美弹劾总统调查进入新阶段 众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听证会

美弹劾总统调查进入新阶段 众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听证会

2019年12月05日 0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特朗普弹劾调查听证会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华盛顿12月4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当地时间4日举行首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4位著名宪法专家出席该听证会。这也标志着众议院弹劾总统调查进入新阶段。

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4位著名宪法专家出席该听证会。他们就弹劾总统的宪法基础以及特朗普所作所为是否构成弹劾条件表达了观点。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沙晗汀 摄
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4位著名宪法专家出席该听证会。他们就弹劾总统的宪法基础以及特朗普所作所为是否构成弹劾条件表达了观点。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出席听证会的4位法学教授分别是来自哈佛大学的弗尔德曼、斯坦福大学的卡兰、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格哈德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特里。其中,前三位证人是受民主党邀请,特里则是共和党邀请的证人。在长达8小时的听证会上,他们就弹劾总统的宪法基础以及特朗普所作所为是否构成弹劾条件表达了观点。

图为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纳德勒出席听证会。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沙晗汀 摄
图为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纳德勒出席听证会。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如果在职美国总统出现“严重罪行和不当行为”,将可以被弹劾。弗尔德曼、卡兰、格哈德均认为特朗普要求外国势力调查其大选竞争对手的行为构成“严重罪行和不当行为”,应该被弹劾。

  弗尔德曼说,总统的“严重罪行和不当行为”包含三个方面,滥用职权、干预大选、危害国家安全。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包含了这三个方面。

  在当日听证会上,“水门事件”被多次提及。卡兰认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是要求美国内势力为自己大选谋利,特朗普则是要求外国势力帮助其大选,情节“更为严重”。

  格哈德则指出,在针对尼克松的弹劾调查期间,尼克松没有完全配合国会调查,因此妨碍国会调查被写在了最后的弹劾条款中。而在针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期间,特朗普曾要求多位重要证人拒绝履行国会传票,并表示“反抗所有传票”。

  共和党邀请的证人特里则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说,尽管他不认同特朗普的做法,也不认为民主党发起的弹劾总统调查是错误的,但他认为目前收集的证据还不足以弹劾特朗普。他说,“不要让愤怒影响判断,而降低了弹劾总统的标准”。

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4位著名宪法专家出席该听证会。他们就弹劾总统的宪法基础以及特朗普所作所为是否构成弹劾条件表达了观点。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沙晗汀 摄
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首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听证会,4位著名宪法专家出席该听证会。他们就弹劾总统的宪法基础以及特朗普所作所为是否构成弹劾条件表达了观点。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纳德勒在结束陈词中强调,特朗普的行为“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危害了国家安全”,弹劾是唯一正确做法。司法委员会首席共和党委员柯林斯则指责民主党“过于着急”,议员们甚至没有时间审阅弹劾总统调查报告,就来出席听证会。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撰写的弹劾总统调查报告3日晚正式移交众议院司法委员会。

  在近期曝出的“通话门”事件中,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7月的一次通话中,要求其调查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的儿子,并且在通话前一周冻结了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受该事件影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开启了美国历史上第四次弹劾总统调查。(完)

【编辑:王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