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美股四度熔断,国内稳金融要防“输入性恐慌”

美股四度熔断,国内稳金融要防“输入性恐慌”

2020年03月21日 00:18 来源:新京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美股四度熔断,国内稳金融要防“输入性恐慌”

  ■ 观察家·保“六稳”促复苏系列评论

  稳金融的标本之治是果敢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为市场传导积极预期。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动:美股10天内4次熔断,纽交所227年来首次关闭交易大厅;美联储宣布向市场注入5万亿美元资金,特朗普政府则要给美国公民派发大额现金支票。而欧洲央行也于3月18日宣布7500亿欧元紧急资产购买计划,德法意西等国纷纷通过贷款担保、工资补贴等方式向本国民众和企业输血。

  仿佛到处都在“撒钱”,可又处处艰难。那么,中国金融市场呢?

  相比欧美地区,我国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已取得明显进展,股市、债市相对平稳,也为复工复产奠定了基础。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要完成“六稳”目标,稳金融无疑是重中之重。而当前,国内金融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首先就是信用紧缩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一般来说,企业主要靠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进行生产销售,但疫情之下,内外需市场没有了足够的购买力,企业无法通过营收偿付借款,又没有更多现金给员工发放薪资,也就无意借款复产,企业就面临流动性风险。反映在金融体系上,就是实体经济信用紧缩了,市场出现了流动性风险敞口。

  其次,风险资产被价值重估。通俗说,投资者投资一家企业,疫情前能为其带来10%的收益,疫情下无法获得收益且前景莫测,投资者就要考虑是否将此资产出售,这就是对风险资产的价值重估。当所有投资者都想这么做时,资产价格自然就会下跌,进而引发市场恐慌。这就是当前全球主要市场哀鸿遍野的原因。目前国内市场情绪也只是激烈程度暂时没有其他市场那么大而已。

  再次,资金跨境流动的风险隐患。我国已深度融入国际金融生态链,例如投资美国市场的投资者也投资了中国市场,避险需求下,就可能选择减持国内资产,引发资金外流风险。当前这种情况已有显现,最为典型的是,投资者更愿意持有美元现金,直接导致美元指数破百,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

  基于上述,又鉴于现代金融市场是建立在法定货币地基上的,因此,稳金融首先稳币值,关键就是保持国内真实通胀稳定。而这也需多措并举。

  当前首先需加大金融市场流动性疏通。目前央行已向市场投放了数以万亿计的流动性,即投资者只要愿意借钱就能借到;同时出台了定向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目的就是借钱帮助企业启动经营活动,激活企业经营活动的信用创造。为此,今后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当动态监测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做好流动性疏通工作。

  与此同时,也要积极疏导风险资产的价值重估,继续推进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疫情全球大流行下,风险资产价值重估越快,金融系统风险缓释越充分,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就越低。否则过度强调以时间换空间,大量卖家找不到买家,就容易在金融体系中形成风险堰塞湖。当前可取的办法是,尽快研究推出和完善诸如CDS(信用违约互换)在内的一系列金融风险缓释工具,提高市场缓释风险的容量和能力。

  此外,还需不断完善金融等公共服务供给,缓解市场情绪。市场情绪源自投资者不知如何定价而出现的无助感和市场恐惧心理。2008年和今年,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通过政府负债和量化宽松承接风险资产,就是旨在缓解市场的无助感,虽有非议,但思路大体是对的。因此,当前国内稳金融,应放松财政赤字率,给市场传导一个预期:即政府会在必要时用国债等来置换市场质地不错的风险资产,及央行会通过政策充分保障市场流动性。

  最后,未雨绸缪地积极加强与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展开货币互换,灵活调配外汇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外汇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保障我国外汇储备流动性的充足,防范可能出现的跨境流动性风险。

  由此可见,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当下,稳金融的标本之治是果敢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通过改革激活市场活力,为市场主体提供透明性担保的交易秩序。同时适度放松管制,引导市场开发更多金融风险缓释工具,增强金融市场厚度,提高市场整体抵御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非但如此,政府部门与央行等监管部门有必要协同改革,为金融市场提供防护型保障体系,做实政府的“守夜人”角色。

  □刘晓忠(财经专栏作者、资深金融从业人士)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