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欧英贸易协定最后关头“破局” “脱欧”结束亦是开始

欧英贸易协定最后关头“破局” “脱欧”结束亦是开始

2020年12月25日 1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贸易协议 首相约翰逊展示相关文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际观察)欧英贸易协定最后关头“破局” “脱欧”结束亦是开始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欧英贸易协定最后关头“破局” “脱欧”结束亦是开始

  中新社记者 刘旭

  欧盟与英国在12月24日终于“破局”。当天下午4时左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携欧盟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举行记者会,宣布正式与英国达成“脱欧”贸易协议。此时距离脱欧过渡期结束仅仅一周,协议的达成让双方避免了无协议脱欧可能带来的乱象,也标志着欧盟和英国关系展开了全新的一页。

    当地时间1月29日,欧洲议会批准“脱欧”协议。投票结束后,在场议员手拉手唱起苏格兰经典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以这首家喻户晓的“离别之曲”送别英国。<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欧盟供图
    当地时间1月29日,欧洲议会批准“脱欧”协议。投票结束后,在场议员手拉手唱起苏格兰经典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以这首家喻户晓的“离别之曲”送别英国。中新社发 欧盟供图

  协议“破局”,避免欧洲陷入双重混乱

  《华尔街日报》在25日的评论文章开篇即指出,在艰难应对新冠疫情又一紧张阶段之际,这项在年底最后期限前几天达成的协议,平息了有关未来几周英国出现经济大混乱的最严重担忧,也为英国数年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动荡政局画上了句号。英国广播公司的消息也认为,“英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定的最大意义就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避免了没有协定可能造成的更大混乱。”

  “英国脱欧进程走到今天,推动双方达成妥协的动力已从初期的‘趋利’变成如今的‘避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无协议脱欧在短期内会给双方的现有的贸易安排带来混乱,尤其是前段时间因为英国疫情暴发,欧洲一些国家关闭了和英国间交通通道,直接影响到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限制,短期内在英国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这实际上是把无协议脱欧后可能出现的场景提前预演了一遍。这种恐慌是推动双方加速博弈、达成协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这份协议的达成为欧盟和英国间关系带来一丝确定性。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看来,欧英双方能够达成协议,证明双方在公平竞争、渔业份额和履约监管等“症结”问题上排除了关键障碍,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它确保欧盟和英国间的双边贸易还可以正常运行,不至于因为“硬脱欧”受到大的冲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则从欧英双方分析了协议的影响。他告诉中新社记者,长期来看,协议的达成对于英国今后的经济恢复、防止移民风险等方面会有一定助益;欧盟方面则需要重新找到内部团结的力量,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之间可能会加强合作,将欧盟内部的一些问题协调处理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地时间2019年8月31日,英国脱欧抗议游行。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8月31日,英国脱欧抗议游行。

  “结束亦是开始”,协议落地还需继续通关

  在记者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援引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诗句说,“我们称为起点的地方常常是终点,结束亦是另一个开始”。

  “达成协定并不意味着英国脱欧剧情就此终结,后续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崔洪建具体分析指出,首先,协议要想从行政层面转化为法律并最终落地,在英国还得过议会这一关,在欧盟也要经过欧洲议会和各成员国议会的审核,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博弈,波折在所难免;

  其次,在货物贸易、金融服务、渔业纠纷等问题上,协议的执行应该还是会有难度。毕竟匆匆达成的协议难免留有漏洞和缺陷,有一些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此外,还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说接下来如果英国方面和美国或其他经济体达成了一些自贸协定,英国国内民意也可能出现反弹。”总之,“未来真实世界的情况还会提出新的挑战,双方如何保持和延续一种合作但不亲密、竞争仍能妥协的新关系,仍是检验这份协议成色的最终标准。”

  张健也提醒说,无论从地理上的“近邻”关系来看,还是从双方经济的相互依赖来看,英国和欧盟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切割,未来双方必须重建双边关系,在竞争中寻求一种共赢发展的模式。

  正如英国广播公司在消息中所述,新协定只是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新起点和新基准,而双方很多方面关系的更多谈判肯定才刚刚开始,会在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中继续下去。(完)

【编辑:甘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