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颁布六十九条“军规” 禁止割耳、割舌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塔利班颁布六十九条“军规” 禁止割耳、割舌
2010年01月27日 09:43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美国《纽约时报》1月21日披露,为了赢得民心,阿富汗塔利班进行了政策大调整。其实早在去年,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就颁布了69条“军规”,包括禁止针对平民发动自杀爆炸;禁止烧学校;禁止割耳、割舌、割唇等过激行为。

    让“残忍指挥官”下岗

  据《纽约时报》1月21日报道,在2009年夏天的一次突袭行动中,北约军队缴获了奥马尔颁布的最新文件。据悉,该文件要求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人员与当地民众和谐共处,具体包括69项内容。例如,如何对待平民、如何对待囚犯、如何处理缴获的武器设备、何时处决俘虏等。为了改变他们常常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恶劣形象,文件中明文规定:“如有犯人被判处死刑,必须用手枪将其杀死,并禁止行刑时进行拍照。”文件还包括塔利班的指挥架构以及限制战区指挥官独立决策权力范围等内容。

  不过,由于塔利班武装较为分散,有些在崇山峻岭,有些在沙漠地区,所以这套规则并未得到严格执行。联合国1月13日发布的一项统计报告称:2009年阿富汗有2412名平民死亡(比2008年增长14%),另有3566名平民受伤,其中3/4的平民死伤是塔利班造成的。

  但是,塔利班1月18日警告市民远离喀布尔市中心,以免在他们即将发动的袭击中受到伤害。所以,目前阿富汗的恐怖袭击死伤者一般都在10人以下。

  据北约军官及一些阿富汗村民称,这项新规确实改变了一些塔利班中层指挥官及其手下的行事方式。事实上,奥马尔已解除了一批手段极为残忍的指挥官的职务。

    为打持久战赢民心

  北约驻阿富汗的一名高级情报官员说:“阿富汗的平叛举措使得塔利班处境越发艰难。但是,当我们出台一项新的平叛战略时,塔利班立即就推出应对措施。”美国的新战略包括限制空中打击,以免给阿富汗平民带来伤亡;集中部队于人口密集的地方,让民众能感受到这是保护其免遭塔利班侵扰。

  针对北约的“亲民”措施,塔利班“见招拆招”,通过口口相传、手机短信及互联网视频,发动了一场具有迷惑性的宣传战。此前,互联网技术因“违反塔利班教义”而被塔利班摒弃。美国和阿富汗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重拾互联网技术正说明塔利班对宣传战的重视。

  出人意料的是,塔利班发消息甚至比北约还快。塔利班经常在北约发表声明之前,先行描述塔利班的攻击活动。塔利班发的信息不但“快”,而且很“细致”。他们深谙信息传播的规律,刻意“披露”一些细节以及无法掩盖的“真相”。相比之下,北约通常只发新闻简报。负责评估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战略的布鲁斯·里德尔认为宣传战至关重要。“你必须在宣传战中快速反应。你总不能说,‘我们现在正在寻找所有的事实,之后再予以评论’。”

  塔利班之所以发动公关攻势,是因为他们越来越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在此之前,塔利班是有教训的——阿富汗南部的部族领导人就曾号召民众反抗塔利班。

  曾是塔利班官员、如今频频在阿富汗电视台发表评论的瓦希德·穆贾达表示:“塔利班正在努力赢得民众的好感,这是因为现在他们打算打持久战,这就需要人民的支持;他们也需要当地的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学会不再犯昔日的错误。”

    50万人可能倒向塔利班

  《纽约时报》说,塔利班势力增长的最重要原因,莫过于阿富汗中央政府的疲弱以及阿富汗人普遍憎恨外国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塔利班把自己打扮成地区“解放者”,并以独立于基地组织的姿态示人。军方情报分析人员估计,有50万阿富汗人只要塔利班给钱或他们认为受到西方盟军的侵袭,就会揭竿而起。

  但美国国防情报局分析认为,塔利班的新战略尽管少了些斩首等激烈行动,但他们仍通过信件、威胁性谈话甚至谋杀来制造恐怖氛围,胁迫民众支持他们。

  而《纽约时报》在阿富汗当地的采访则显示情况并非如此。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的众多受访者,都赞扬塔利班的最新战略。坎大哈省的一名部落长老表示:“塔利班的行为有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斩首,或未经审讯就拘留他们怀疑从事间谍活动的人。但他们有时仍会犯错误,人们仍怕他们。但现在他们基本上能和民众好好相处。他们之所以改变,是因为塔利班领导层不想失去草根的支持。”

  现在,北约盟军和塔利班文争武斗、争相拉拢民众的做法,也让民众感到不适应。坎大哈的一名既是部族长老,又是商人的阿卜杜尔·拉赫曼表示:“人们没有选择,他们陷入两难。在塔利班活跃的地区,人们因恐惧而被迫支持塔利班。而在政府掌控力强的地区,人们则支持政府。”(特约记者 穆康德)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