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东盟首任大使:南海争端非中国东盟间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中国驻东盟首任大使:南海争端非中国东盟间问题
2009年03月31日 11:26 来源:《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3月,在《东盟宪章》生效3个月之际,记者专访了履新不久的中国驻东盟首任大使薛捍勤。

  作为资深外交官和外交部法律顾问,薛捍勤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干练、精力充沛。实际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女外交官刚刚结束了一段繁忙的“空中飞人”生活——从上任到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足迹从广西、云南延伸到东盟五国,还出席了在泰国举办的东盟峰会开幕式。

  中国驻东盟大使目前是“暂不常驻大使”,办公地点设在北京。“暂不常驻大使”不是特使,与中东问题特使、达尔富尔问题特使和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的定位和工作方式不完全一样,这对于曾经担任过外交部条法司司长、中国常驻荷兰大使的薛捍勤来说,也是一个新事物。

  “我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活血化瘀’”

  记者:从常驻大使到暂不常驻大使,您对这份新工作有什么样的看法?

  薛捍勤:《东盟宪章》规定,它的伙伴国可以向它派驻外交代表。在这种情况下,从2008年12月15日《东盟宪章》生效到现在,已经有十六、七个国家任命了大使,其中一部分像我一样是暂不常驻大使,其他是兼任,这主要是由于东盟组织内部各种机构尚在建设的过程中,在目前情况下,对东盟大使来说,在本国工作可能更好。

  记者:您曾谈到,首任中国驻东盟大使的主要职责是“联系、沟通、协调、献策”。您能从就任3个月来与东盟交往的经历,具体阐释一下这八个字吗?

  薛捍勤(笑):我就任以来还没有向媒体汇报过工作呢,你们杂志是第一家。

  过完年,我先去了广西和云南,因为这两个边境省、区跟东盟国家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广西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举办了五届,届届都很出色,与东盟的合作有了很好的基础;云南跟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是我们走向东南亚的大通道和门户。先到这两个省进行工作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地方政府对开展东盟合作已取得的成就,现在正进行的工作和下一步的需要。

  接下来,我访问了东盟的5个国家。先到了新加坡,新加坡在东盟国家中经济最发达,和我们的合作关系和经贸往来相对来讲是最深的;然后到了印尼,一是去拜访东盟秘书处,会见了东盟秘书长素林博士,二是与印尼方面主管东盟事务的官员进行了工作会谈;接着到了文莱,文莱目前是负责代表东盟与中国联系的协调国;离开文莱,去了越南,越南是新东盟成员国之一,继泰国之后将是下一任东盟主席国;最后到了泰国,与东盟主席国进行了工作会晤,接着正好出席东盟峰会的开幕式。

  东盟峰会开幕式的特邀嘉宾除了已任命的驻东盟大使外,还包括仍健在的所有东盟前秘书长、对东盟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官员。这对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正好可以一下子结识很多我的同行。

  这两趟工作访问都很有收获,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我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从国内来讲,到了南宁,一出机场,在迎宾大道上首先看到的是东盟十国的国旗。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央制定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在地方和民间有着很深的民意基础,这让我感到很受鼓舞。

  去了东盟五国后,也明显感觉到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友好,它们对开展跟中国的合作寄予厚望。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文化纽带和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群众基础非常好。这是我们对中国-东盟关系抱有信心的基本形势判断。

  我在与泰国外交部次长谈到中国-东盟关系时,引用了中国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他说,对啊,朱镕基总理当年还说,我们不光是邻居,我们还是一家人。

  记者:对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有些国家的部分媒体还心存疑虑。

  薛捍勤:目前,我在正拜访各个有关部委了解情况,因为迄今中国与东盟之间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平台,在11个领域开展合作。到2010年,我们要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下一次东亚峰会上将要正式签署货币协定,那就等于宣告中国-东盟自贸区要正式开始启动。

  有人对这个自贸区能不能顺利进行,东盟能不能受益,将来会不会产生对东盟不利的竞争状态,从而达不到双赢的目的表示担忧。我认为关键是要看怎么去做。世界上所有的自贸区都要有一个逐渐协调的过程,同样,中国-东盟自贸区也要有一个相互市场的培养、相互合作和调整的过程。刚开始时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和精诚合作,自贸区一定会为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同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完全能体会东盟国家的心情。

  国家间、国际组织和区域间合作需要经常性的沟通,不能等到疑虑矛盾产生了才来化解。我曾说过的这八个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在“活血化瘀”,不断地增信释疑。

  这就是我这3个月来的工作。东盟十国我还有五国没去,还要继续跑,这样才能对东盟有个整体的认识,这对于确定我的工作思路非常重要。

【编辑:李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