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默克尔传记作者:"她知道与中国保持对话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9日 13: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执政十六年的默克尔于12月8日正式卸任德国总理。作为德国首位女总理和首位出身东德的总理,她一路走来有何秘辛?如何看待她执政生涯的得失?为何她直到卸任前的最后一次采访,仍在强调与中国保持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

  中新社记者近日在德国波茨坦就此独家专访了默克尔传记作者、德国知名记者乌尔苏拉·魏登费尔德(Ursula Weidenfeld),她所著默克尔传记《女总理:一个时代的肖像》今年8月上市,现为德国亚马逊传记类畅销书榜第一名。

  【同期】德国作家 记者 乌尔苏拉·魏登费尔德

  她能做到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她非常聪明,善于分析问题。在统一之初的几年时间里,默克尔学到了很多并拾级而上,最终成为了保守色彩的基民盟的领袖。

  【解说】据魏登费尔德介绍,两德统一之初,要想找到一位身兼“东德人”“女性”“新教徒”等三重身份的人参与政治,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个人符合全部三项条件,那几乎等于拥有了政治前途。但她亦提醒,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默克尔就完全是凭自己的能力在政坛上打拼了,她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东德出身已经不再有显著关联。

  【同期】德国作家 记者 乌尔苏拉·魏登费尔德

  在当时,能够出一位女总理(如默克尔),出一位来自原东德地区的总统(如高克),曾经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这一点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而对于下一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已经不再像我们一样区分东西德。

  【解说】在魏登费尔德看来,尽管带领德国战胜了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默克尔亦留下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亟待解决,包括应对气候变化、退休金和社会保障体系、数字化等等。她认为,难民危机期间开放边境或许是默克尔执政16年最难解释清楚的一个决定,她表示,也有可能默克尔最初低估了接收难民可能招致的反对。

  【解说】默克尔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任内曾十二次访华。就在卸任前最后一次受访时,她还特别强调,德国和欧盟应当延续对华合作,并相互学习。

  【解说】魏登费尔德认为默克尔对华政策最大的贡献就是始终维持与中国对话。尽管在德国和西方存在对默克尔对华立场的批评声,但总体而言,她在总理任内成功地维持了与中国之间的对话交流,这是因为她明白“保持沟通并扮演一个可靠的对话伙伴是非常重要的”。

  【同期】德国作家 记者 乌尔苏拉·魏登费尔德

  我认为,德国无疑从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中获益 。在2009年金融危机结束后,中国最早恢复元气并从世界各国进口货物。有观点认为,欧元能够重获稳定也要归功于中国对欧元资产的投资。过去10-20年间,同中国的经贸往来支撑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当然,中国经济自然也从中获益。我不会将这种关系描述为“依赖性”,而是一种携手合作,共同找寻到更好地塑造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路径,中德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受益者。

  【解说】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默克尔,会是什么词,魏登费尔德这样回答。

  【同期】德国作家 记者 乌尔苏拉·魏登费尔德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谦逊”。

  彭大伟 隋致远 报道 特约摄像 孔芳

责任编辑:【刘湃】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