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广东治堵拿“公车”开刀 是赚吆喝还是动真格?

2011年01月29日 17:4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刚刚闭幕的广东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关于交通治理的话题是政协委员讨论的焦点,而焦点中的焦点则是治堵如何限制公务用车。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一句“广东公务车太多,政府养不起”更揭示出广东公务车泛滥的现状。如何削减公务车的过度配备?如何规范和管理公务用车?如何实现对公务车的有效监管?广东省政协委员和民众们期待治堵拿“公车”开刀的实际举措。

  “股长屁股都冒烟”凸显公车乱象

  在经历了亚运时期畅通无阻的交通后,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也患上“赛事后交通综合征”。停止限行之后,上下班高峰期,一些交通要道往往是寸步难移。有车一族抱怨踩刹车到脚发麻,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更是对数小时做“夹心饼干”的滋味苦不堪言。交通拥堵的“城市病”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表示:“政府并不是‘不作为’,修路修桥修地铁都做了,结果无非是这里不堵变那里堵。追究原因,是因为广州城市中心周边扩张趋势和车流增加的速度太快,广州道路实际上已经饱和,只要车流量稍微增加,整个交通就会崩溃。”

  而这其中,公务用车的问题则成为治理交通拥堵中被首要关注的焦点。20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参加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形象地比喻:“现在不仅私家车多,公务车也多。过去副省长以上才有专车,现在有的股长屁股后面都‘冒烟’。”

  苏忠阳在提案中指出,据保守估计,广州公务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占广州市16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的12%。公务车使用中,公用、干部私用、司机私用各占1/3。特别是在上下班时间,市中心区三四成在路面跑的车都是公务车,公务车比私家车更加占用道路资源,对交通影响比私家车大,政府部门首要任务是尽快推行公务车的改革,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才能有效治理拥堵。

  给公车GPS定位 从“备受争议”到“备受推崇”

  治堵先拿公车开刀也成为众多政协委员的共识,为此各路委员频出招。其中委员林秋城“防止公务车腐败,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办法受到很高的关注。

  他的意见是,给公务用车加装GPS系统,可以随时监控公车运行的精确位置区域,也能查询到车辆行驶的历史轨迹,在不允许公车进入的相关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当车辆进入禁止区域时立即通报。

  林秋城表示,“运用以上功能,可以随时发现公车私用的现象,卫星定位成为公车腐败的重要证据,可以有效防治公车腐败。”

  事实上,类似建议在2009年时就提出过。当时广州市政协委员黄慧敏建议在所有公车上装GPS防治腐败。但这一议案由于需要购置大量设备,当年被评为最“雷人”的议案之一。短短两年,不变的提案从“备受争议”到“备受推崇”,这样的转变也反映了公车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超过200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2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学校、医院、国企和军队的配车。这一费用已经超过每年国家投入到教育和军费方面的支出。

  针对委员们的提案,很多网民给出更简单的办法。网友“郭嘉已沉睡”表示,根本不需要花大笔钱安装和维护GPS,把公车统一颜色就行了,就像学校的校车一样。

  广州市民霍健强也是“限制公车”的拥护派。他说,缓解交通拥堵,政府官员本应主动带头。如果到了必须使用技术手段来规范公车的地步,确实是对“人民公仆”这一称谓的极大讽刺。

  监管公车 表决心不如拿措施

  民众对于GPS花钱过多的担忧倒还是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投入是否能够有效运作,GPS的另一端,是谁在监管?如果是自己监管自己,能否奏效。查出了问题,是否能严惩不贷,还是不声不响拉倒。这些,才是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

  而对此,政府需要拿出的不仅是态度,还应该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对应的措施。

  广东省长黄华华在之前曾表态,广东暂不考虑限制私家车,接下来要重点治理和整顿公务车的问题。这样的表态稍微安下了民众的心,但出台具体、严厉的措施似乎还很遥远,目前,提高停车费、增加车辆拥堵费用等举措仍是解决拥堵的主要措施。

  霍健强说,省长既然在政协会上发了整顿公车的话,就要拿出实际的措施来,如果是自己监管自己,肯定是做不到令行禁止。从根本上,政府要端正心态,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为此,有网友评价:“交通拥堵问题很大程度是政府先期规划存在失误的结果,现在错了反而被奖赏,老百姓又要多花钱,公平何在?”更有网民表示,省长都说“养不起公车”,养公务车费用实际“羊毛出在羊身上”,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措施,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苏忠阳也表示,有效治理拥堵,政府部门要尽快推行公车改革,限制公务车数量和使用。“政府公共交通工具优先,公务员应该带头坐公交出行。”苏忠阳说。(记者乌梦达 郑天虹)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