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广东拟建1000公里城际轨交网 完善珠三角同城化

2011年02月13日 12:0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起步之年,“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激越主旋律在南粤大地奏响,踏着这一节拍,南方日报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探访“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最新律动。

  从“地无寸铁”到成为轨道交通装备的“孵化基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江门人可以自豪地回答:仅仅是“十一五”与“十二五”相邻的几个月时间而已。

  记者在南车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修造基地所需的1500亩土地填土工作已全面铺开,工地上挂着“建设国际先进、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奋战300天,确保CRH6型城际动车组投产下线”等红色大横幅,所有抽水机开足马力,大型挖土机也开进了工地,一片让人振奋的建设场景。南车项目所在区域是珠三角冲积平原。据介绍,1500亩土地首先处理的400多亩土地已经完成软基处理工程的抽真空前工作,真空预压预计在3月份完成,填土加载也将很快完成。

  春节假期刚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昨日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南车基地项目进行调研,并要求坚持质量优先、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首辆动车按计划下线。按计划,首辆我国自主生产的动车将于今年底前下线。

  “十二五”期间,广东将建成总里程约1000公里的城际轨道交通,广东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将生产满足全国一半的城际动车配套需求。从打造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到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的轨道交通修造基地以默默无闻的方式进行着涅槃般的变化。

  五年产业基地将满足全国一半需求

  在梁启超故居的新会区会城镇,一片上千亩的城际动车修造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它是事关“十二五”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大局的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

  据了解,广东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建设规模,目前为年制造城际动车组800至1000辆、城市地铁车辆200至400辆和综合维修服务车辆1000辆,首期投资30亿元,总投资80亿元,未来的生产与修造能力也将规模性扩张。

  江门市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表示:“大项目带来大效益,这一项目相当于给江门GDP增长三分之一的动力”。对于成为珠三角城际轨道硬件制造商,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不无动容地表示,“从全球范围看,目前轨道交通发展到了第二个春天”,要把江门基地打造成南车集团城际动车组最大的生产基地、南车集团的出口基地,全球城际动车组的重要生产基地。

  轨道装备制造为珠三角城际网络提供了硬件设施。与此同时,一连串的下游带动也为广东现代产业提供了优化升级的方向。

  根据广东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规划,该产业集聚区拟用5年时间持续开发建设。即在“十二五”末形成“制造+研发+物流+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的产业体系格局,囊括全国城际动车组配套件修造总需求的50%。

  除城际动车组配套产品外,产业区还将逐步研发生产高速动车组及城轨车辆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要销往国际市场,并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超1000亿元。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囊括60多个相关行业,其中包括新型铝合金型材、微电子设备、电气控制设备等。它既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项目,也成为广东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江门市委书记陈继兴表示:“南车项目对江门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城轨将带来珠三角同城生活

  “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广铁集团董事长徐啸明用这句俗语来表达对珠三角区域交通的理解。在2011年1月以前,珠中江三市仍是“地无寸铁”的区域,而广珠城轨的开通则让上述三市一举迈入“一小时生活圈”。

  事实上,总线长约140公里的广珠城轨仅仅只能算是未来珠三角轨道交通网中短短的一小段。在2013年前,广东城际轨道网力争建成广珠、广佛、穗莞深、莞惠、佛肇、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佛莞等项目,基本建成珠三角核心区域城际轨道交通主骨架网,里程约为516公里。至“十二五”末,珠三角地区将建成广清、广佛江珠、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广佛环线(除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等项目,总里程约1000公里。到2030年,珠三角地区将共有线路21条,联络线3条,线网总里程2008公里,珠三角地区将建成基本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镇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其轨道交通密度将与巴黎都市圈基本相当。

  而未来珠三角地区城际动车组保有量也将迅速增长,预计将达到5500至6000辆的规模,与广东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正好“相得益彰”。省铁投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在建的庞大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约需6000辆车,以一辆车1000万元投资计算,仅广东就有600亿元城际轨道车辆的庞大市场;而车辆大修也价格不菲,放眼全国市场则更加庞大。(记者 彭国华 谢思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