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网络重塑官民互动方式 新媒体成两会"议政"平台

2011年02月25日 1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月11日,福建省政协委员侯建明利用参会间隙在驻地宾馆房间,通过上网用微博与民众就普遍关心的热点民生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当日,福建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福州开幕。(图为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网络重塑官民互动 新媒体成两会“议政”平台

  中新社记者 闻育旻

  “神马都是浮云”,当风靡各大论坛博客的经典语录从中国一位省委书记口中说出时,你不得不惊叹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事实上,互联网等新媒体给中国政治领域带来的不仅是新话语方式,更是政府施政与民主监督方式的蜕变,官员与百姓互动方式的重塑。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聊天,他随后被称为“中国第一网民”。时至今日,“网络问政、议政”已不仅停留在政府“问计于民”的单向流动,更产生“政府借网问计于百姓、人民靠网问政、议政”的双向互动。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网民可通过网络直播、代表委员博客微博,更直观感受会议进程、了解各方参政议政情况。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写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双向互动的“网络问政议政”时代正是这一表述的真实写照。

  全新的“网络问政议政”时代对政府和公众均提出更高要求。政府如何更好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公众如何有效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已成为亟待破题的课题。

  迎接这一时代,政府行事须更透明。只有让政府政策的征集民意、调查研究、权衡取舍、公布实施全过程尽可能地透明化,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被人民接受,政府也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温家宝总理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前与网民“网聊”,便是广泛透明征集民意的最给力榜样。

  迎接这一时代,政府心态须更包容。网络时代,意见观点空前多元,任何事务上的看法远非黑白明辨,往往需反复辩论,方能使真理愈辩愈明。政府欲征求民智,就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相信并尊重人民智慧,敢于检讨自身的不足,方能确保政策最大限度科学合理。

  迎接这一时代,同样呼唤网络公民意识的提升。“人肉搜索”确令周久耕等一批贪官无处藏身,但同时也因侵犯了公民隐私涉嫌违法。网络公民并非暴民,网络亦非垃圾场。“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不代表你将人格降至动物级别。如何更严谨看待自己见诸于网络的言论,如何更好对自己的言论担责,批评而非谩骂,监督而非诽谤,都需要网络公民群体的出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东汉末年政论家王充所著《论衡》中的这句话因多次被温家宝总理引用而广为人知。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既是政府向“草野”问计的重要平台,亦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场合。

  近年来,各级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介平台与网民互动已成风潮。2010年被称作“微博元年”,只有140字的微博快速成为官民互动又一新平台。据新浪微博负责人士近日透露,目前各级官员和部委机关(不含公安机关)在该网开通微博已达1000家以上,其中认证的达500多人,各级政府机关200多家。而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已在新浪网开通微博740多家。今年更有全国人大代表首次采用微博这一最新工具与百姓互动。可以预见,微博势必成为全国“两会”最新最热“议政问政”平台。

  展望今年的全国“两会”,与会的代表委员能否更好承接民意参政议政,上亿网民如何更好地传达心声,微博等新工具又将怎样更便利双方的沟通,值得期待。完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