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禁烟走向现实仍然漫长 "安全吸烟"说法无科学依据

2011年05月01日 10:38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禁烟走向现实仍然漫长“安全吸烟”说法无科学依据
    在武汉水果湖步行街一个“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宣传活动现场,一位市民一边观看宣传活动,一边吞云吐雾。 国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5月1日起,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本报记者亲身体验——

  禁烟:从“法条”走向现实仍然漫长

  周日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北京天坛医院门诊部门口,摆着一个瓷盆,白底蓝花,其貌不扬。可这里却堪称是该医院人群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原因是瓷盆上写着三个字:吸烟区。于是,从早上门诊开门起,这周围就总围着不少人,认真地吞云吐雾。

  不过今天起,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将实施,其中明文规定:“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照此看来,这个瓷盆只怕得挪地方了。

  实际上,有关部门早已针对公共场所的禁烟作出过若干规定,然而收效甚微。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监管措施不得力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经营者VS吸烟者:颇为宽容

  2008年,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并于同年5月开始施行。明文规定禁烟的地方不敢碰,一些“擦边”地带却不妨试试。身为烟民的记者决定“以身试法”。

  来到一家普通餐馆,记者入座点菜,随即点烟。服务员接过菜单匆匆离去,没有丝毫异议。而附近餐桌上也常有烟雾袅袅升起,显然,烟民在这里可以获得“宾至如归”般的自由。

  小餐馆没人管,就找一家大点的,记者将第二次试验地点选在一家颇有档次的“天外天烤鸭店”。

  走进大堂,抬眼便见墙上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识,记者找了张靠近标识的桌子坐下,开始选择“动手”时机。

  踌躇间,却听打火机响,附近桌两位男士正互相点烟,高谈阔论。于是记者叫过服务员,冲他们指了指,问道:“你们这让抽烟么?”

  服务员一愣,顺着手指方向看去,答非所问地“哦”了一声,转身就走。正在纳闷,她又快步返回,毕恭毕敬地捧来一个烟灰缸。

  哭笑不得的同时,只能感叹:大餐馆服务意识就是好。

  此后,记者又体验了其他几间餐厅以及网吧、酒店大堂等,均未受阻,以至于气焰逐渐嚣张。终于在一家肯德基店里,几度遭受邻座白眼之后,被一位清洁工大妈喝止。

  路人VS吸烟者:有怨无劝

  商家对烟民的宽容不难理解,毕竟“和气生财”比较重要。那路人呢?

  曾在百度贴吧里见过网友发帖,指责在人群密集处吸烟的不文明行为,跟贴者众多,群情激愤。于是记者“一不做二不休”,效仿帖中反面典型的行为,再次扮演起不光彩的角色。

  北京城乡贸易中心门前熙熙攘攘,站在这里,记者开始了面向路人的初次尝试,遗憾的是,大家来去匆匆,纷纷采取无视的态度。

  于是转战公主坟公交车站。记者按照网友的描述,一边喷着烟,一边还在人群中走来走去。

  果然,此举引来了不少不满和鄙夷的目光。反应比较激烈的是一位年轻女士,她用充满“杀气”的眼神狠狠瞪了记者一眼,用力挥手在面前扇了几下,然后怒气冲冲地走到车站远端。尽管如此,还是没人出面劝阻。

  较为奇特的经历发生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出站口外,排队等待出租车的旅客排成了几列长队。记者混迹其中,点烟。周围旅客面无表情,只是跟随队伍,机械地挪动脚步。机场的出租车管理人员和保安也视而不见——他们很忙。

  这时,一只手在记者肩上轻拍了两下,回头一看,是位外国中年妇女。“还是外宾素质高啊。”这个念头在记者脑海中闪过,却见她面带笑容,指着记者手中的烟,连说带比划。

  终于顿悟——她要借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