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广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拇指妹等凸显官民良好互动

2011年07月11日 09:0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总书记的话精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也给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定下了基调。那么,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怎样才能真正得到体现?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展开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积极探索。

  在今年初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此,广东深入探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粤味新路——— 决策高层频密调研,社会各界全力协作,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一个“民”字谋求“善治”之路。

  高层频密调研汪洋下珠海、到肇庆、入梅州、访德国、上网络听民声取民智

  拜人民为师,听师言、取师智;把人民放在心上,以心度之,以行践之。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密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改革创新,如果离开人民的主体地位,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善治”也就无从谈起。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当从决策者做起。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今年上半年,广东高层频频走出珠岛、离开大院,沉入街道、社区、乡间、企业,足迹遍及省内、省外和境内、境外,针对社会管理创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形成一场自上而下、以民为本的决策、部署和再认识。有外媒记者评价,2011年已经成为广东的社会管理创新年。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自今年3月以来,汪洋在广州、下珠海、到肇庆、入梅州、访德国、上网络,调研的足迹遍及省内、省外,境内、境外。

  3月,广州;4月,珠海;5月,肇庆;6月,梅州、柏林……汪洋细心了解广州、珠海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现状,认真查阅肇庆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群众来访的记录,与梅州山区居民一道唱起了客家山歌,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的社区生活。汪洋强调,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及时解决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实践探索,形成有广东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

  为了寻求他山之石,6月上旬,汪洋走出国门前往德国柏林新科隆社区进行考察,与小区居民、志愿者、学校负责人等进行了友好交流。当看到新科隆社区人口构成比较复杂、社会管理难度较大时,汪洋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切实保障公民权益,尤其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相关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回应人民群众合法诉求,注意做好不同民族、不同来源地的居民间的利益协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包括德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月底,汪洋又接连主持召开两场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别代表以及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广东的明星政协委员孟浩在座谈会上认为,各级政府要以更快捷有效的“直通车”实现与民意的良性互动。这引起了汪洋等省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4日,汪洋还与相关省领导一起召开专场网友在线交流会,围绕“共议社会建设、助力幸福广东”回答网友提问,引起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819.75万人次浏览了广东省网络问政平台以及直播页面。新华网网友评价,问政网络给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政治生态,是网络时代的亲政。

  在省委书记的带领下,省委、省政府领导也纷纷放开眼界、沉下身子,积极谋求善治之策。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专门深入惠州等地实地调研、听取民意,并主持召开相关专题座谈会就省委全会文件稿征求意见。黄华华就“共同推进”和“工作合力”提出了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省委副书记朱明国从3月起率队先后到北京、重庆、上海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等地进行调研。如何借鉴北京等特大城市的社会管理成果,如何学习上海世博会对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力推动,如何汲取重庆社区建设重民生、特色新的发展经验?每到一地,调研组都深入到城市的最基层,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交流探索广东社会管理的粤味新路。省委、省政府其他领导也全力参与加强社会建设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不断深入调研、学习研究、指导支持,为社会建设的高层决策能够扎根基层、集纳民智并最终实现“善治”做出了不懈努力。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社会聚焦举牌哥、光头哥、拇指妹凸显官民良好互动

  广东高层围绕创新社会管理的频密调研,也带动了人民主体地位的自我“凸显”。这种自我“凸显”表现在民意表达方式的不断创新上,也表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意的尊重与吸纳上,二者缺一不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沟通,更进一步来说,就是民意表达渠道的不断畅通。

  一段时间以来,广东社会各种民意表达新现象屡屡出现。“举牌哥”、“光头哥”、“拇指妹”在让公众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欲谋社会善治,当先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自我”能够得到党委政府的“尊重”。前不久,广州市建委主任约见了要求广州暂停光亮工程的“拇指妹”区佳阳,详细解释广州光亮工程规划,形成了良好的官民互动,赢得不少正面评价。观察这些事件的出现、演进和结果,我们发现广开言路这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效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党委政府正试图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直通民心,正视各种社会现象。

  应该说,整个社会对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充满着迫切与热忱,不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并为此建章立制,将对高层决策产生极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最佳体现。

  孟浩在汪洋主持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提出的“直通车”就是一种制度设想。其实,一直以来,以孟浩等人为代表的广东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参政议政,成为党委政府与民意之间的沟通桥梁。就在参加完座谈会后不久,孟浩还与媒体记者一起走进社区开始了社会建设问题调研。还有钟南山、王则楚、黄细花、朱列玉,一个个名字为公众所熟悉,缘于他们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奔走疾呼,缘于他们日渐成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的中间助推者。

  只有不断“畅通”、“互动”,才能让源自最基层的民意、民心、民智真正进入“高层决策”;也才能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得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注重以顺应民意的改革创新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更加着力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建制”引导规范“社会协作、公众参与”。

  创新实践遍南粤基层涌现广重模式、百年善堂、社会管理工作部探索粤味“善治”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以及以民为本的群众工作成为共产党执政的重头,显然具有非凡的意义。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取得巨大成就,也率先发现各种问题,如今已经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时刻。而广东人以其一贯的改革热血,总能在实践中发挥首创精神,积聚了大量创新经验。

  社区作为社会建设中最基层的单元,正在结合广东改革开放的实际,探索自我管理的创新之路。

  广州市沙园街广重社区在2000年前后一年间从3000多人的厂子一下分流了2000多人,国有企业顿时成了下岗职工宿舍区。没工作没钱,失业问题尤为突出,居民怨声载道。为了解决“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问题,广重社区内的基层党员们积极探索社区就业的新方式,开商店、开维修档、做保姆、联系企业提供技术工人……到2008年,广重社区基本消灭了零就业家庭,形成了国企宿舍区管理的“广重模式”。

  此外,广州市联和街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试图抹平社区内人与人、家与家之间不断蔓延的巨大裂缝;江门市北门社区摸索“以服务养服务”的生财模式,解决社区自身发展的资金问题。

  还有那些活跃在各行各业、大城小乡中的各类社会组织,他们以其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的机制发挥着集纳民智、调解社会的重要功能。比如,潮汕地区的百年善堂植根于乡土,却在粤东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始终坚守“善”与“信”,以民间慈善领袖的姿态致力于寻找政府和民间慈善机构之间的社会管理平衡点。善堂虽已百年,但却以百年积淀下来的智慧为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着启迪。

  南粤大地,种种变化正在悄无声息地向着有益于社会和谐的方向迈进。广东在探索社会管理的“善治”道路上,正在不断被这些变化所感动、推动、行动着。

  温家宝总理曾提出,基层自治和政府管理要互动。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任剑涛解释说,政府必须为社会自治空间提供法律、行政规章,让它足以自治,从而使得社会自治能够成为短缺的政治资源和行政资源的有效补充力量。

  为了在实践中理顺体制机制,珠海市委开全国先河,首设“社会管理工作部”,负责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管理监督,这正是社会管理“改革建制”的最佳范例。在珠海,随机构而变的还有政绩考核体系的变化,他们取消了对“镇官”的GDP考核,只考核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镇官”从以前将80%的精力用于抓经济、跑项目和搞招商,回归到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本职。

  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南海、发生在濠江、发生在小榄,也许内容有所不同,但“创新”的核心高度一致,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听民声、取民智的思路贯穿始终。南方日报记者 徐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