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盘点辛亥革命遗产 精神实质是追求人民幸福

2011年10月09日 10:16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百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点燃了几代仁人志士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世纪之梦。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0期)

  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复兴

  辛亥精神无疑有着丰富、多层次的内涵,对今天而言仍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对全世界华人来说,辛亥革命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最丰厚的精神遗产便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正如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辛亥精神实质上是对祖国的热爱,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说,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革命精神,与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共同努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极大影响着各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民族团结则兴,民族分裂则败。我们应当铭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争取国家和平统一,共谋民族复兴大业。

  “时势造英雄”,“首义第一枪”是历史的选择。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来临之际,辛亥革命志士后裔熊辉谈起自己的父亲熊秉坤总是津津乐道。史料显示,1911年10月10日晚,危急关头,驻扎武昌城内的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八营率先发难,在革命党代表熊秉坤的率领下,冲出营房,直奔楚望台,抢夺军械库。一营枪响,各营响应,经过一夜激战,便夺取了中心城市——湖广会城武昌。

  耄耋之年的熊辉仍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向青少年、市民宣讲他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理解: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敢为天下先,大智大勇的创新精神;无私无畏、前仆后继、忠贞奉献的大爱精神;胸怀大局、风雨同舟的团结精神。

  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秘书长郭月虹说,我们作为辛亥志士的后人,首先应该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还要教育我们的后人也要懂得这段历史,培养孩子们从小要热爱我们的国家,为自己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

  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吴厚婉说:“辛亥精神还包括不畏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为理想舍得付出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是非常需要这些精神的。”

  辛亥研究:走向宏阔时空

  对85岁高龄的历史学家章开沅来说,辛亥革命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他创立和领导了华中师范大学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发起了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1961年,适逢辛亥革命50周年,章开沅提议在首义之地武汉市举办全国性纪念辛亥革命的学术研讨会,包括李达、范文澜在内的100多名学者参会,无论规模还是水平都属创举。此后每隔十年,都会在武汉举办一次全国性的纪念辛亥革命的盛会,每十年还会形成一次标志性的学术研究成果,70周年时的《辛亥革命史》三卷册,80周年时的《辛亥革命大辞典》,90周年时的《辛亥革命大写真》都是皇皇巨著。今年是一百周年,《辛亥革命史事长编》《辛亥百年的历史记忆与诠释》、辛亥革命纪念文集等都将出版。

  章开沅认为,盘点辛亥革命,要看三个一百年,即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辛亥革命以来的一百年,以及放眼今后的一百年。他说,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更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反思辛亥百年,应该在连续性与复杂性方面多下工夫,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作更大的扩展,以期形成长时段与多维度的整体考察。

  例如对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过去的研究多半侧重于“排满”问题探讨,而有意无意冷落了“五族共和”的阐析。其实,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辛亥那一代人不仅开创于初始,而且还在政治、制度、政策乃至文化诸层面有持续的探索性实践。对民权主义,辛亥革命开启了共和之门,迈出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现今,国家已经富强,并且逐步走上民主与法治的轨道,应该更加尊重前贤追求民主法治的真诚努力,从他们留下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智慧,建设更为完善的中国先进政治文明。

  章开沅说,中国现代的历史叙事,必须以更为超越的心态、广博的胸怀,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并真正置于世界之中,做百年以上长时段的宏观考察与分析,才可以谈得上史学的创新、思想的解放,对中国、对世界,于学术、于现实也才都大有裨益。他认为,这才是对辛亥百年的最好纪念。

  辛亥遗存:不断丰富,功在民间

  作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首义之城,武汉拥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孙中山辛亥铜像、黎元洪墓等大批辛亥革命历史遗迹。同时,政府还斥巨资修建了首义文化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楚望台遗址公园等纪念性景观工程。除了这些著名大型遗迹,更多的辛亥遗存也在民间不断浮出水面。

  武汉市民李厚启老人的祖父辈有多人曾参加武汉首义。小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辛亥革命的故事,使他对辛亥首义的历史产生了兴趣。2001年,当地政府准备把原来在卓刀泉伏虎山上的几处辛亥墓葬外迁石门峰,曾在湖北省图书馆整理过史料的李厚启对此十分敏感,他经过几天几夜的研究,写成《卓刀泉也是辛亥遗址》的论文,政府最终没有迁移六位辛亥先贤的墓葬。

  李厚启告诉记者,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要找出所有辛亥遗址。“武汉的辛亥首义遗址遗迹遗存遍布三镇,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但是官方统计认定的只有23处,我觉得至少还有一半没有得到认可。”

  39岁的彭伟与辛亥革命的联系不像李厚启老人那么紧密,但他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着对辛亥革命的关注与浓厚兴趣。这位普通的警员收藏各种古书、史料已有近20年历史,搜集有关辛亥革命的各种史料500多种1000余册。“我以前参观红楼、省博物馆等地时,发现有关辛亥革命的史料文献都不多。”为此,彭伟将业余时间和大部分收入都搭了进去,投入了将近20万元。

  不久前,为纪念辛亥百年,彭伟在湖北省档案馆和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收藏向市民免费展出。他说,希望通过这些历史资料让更多的市民更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精神和历史意义。(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廖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