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称重大交通事故偶然背后有必然 政府应道歉

2011年12月12日 14:2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2011年的日历上,有一些日子注定要被标成黑色。在这些日子里,一场场惨烈的交通事故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已成过去,但反思这些原本不应该发生的惨剧,我们不禁要问:“谁来说声对不起?”

  宝贝对不起——那些早夭的花朵

  2011年11月16日,一个黑色的日子。

  上午9时许,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的校车——一辆黄色的金杯面包车像往常一样,接着孩子们去上学。惨剧瞬间降临,一声巨响后,黄色的面包车迎面撞上重型货车,扭曲、变形,欢声笑语瞬间变成了呻吟、哭号……

  官方通报,事故造成包括19名幼儿在内的21人死亡,43人不同程度受伤。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计算出,这辆核载9人的面包车内竟然乘坐了64个人,“我们也是第一次听到九座车辆坐了60多个孩子,这辆车内用铁条焊成了框架形,孩子们抓着铁条绕着圈坐。”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杨钧在接受网站访谈时说。

  据国务院安委会通报,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校车严重超员,在大雾天气下逆向超速行驶。

  据了解,在我国,校车主要以学校自备车辆、学校租用车辆等形式为主,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形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黑色星期五——谁为46条无辜生命负责

  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多地遭遇大雾天气。

  当天6时许,河南省一辆核载8人,实载11人的面包车沿省道333线行驶至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时,与相对方向行驶的空载大货车相撞,造成面包车上11人全部死亡。

  16时许,河北省唐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一辆核载53人,实载55人的大客车由河北省保定市开往唐山市。车行至天津市境内滨保高速公路上行60公里700米处时,与一辆山东牌照的小轿车剐蹭后侧翻,与右侧波形护栏撞击。在巨大惯性作用下,波形护栏将大客车垂直切开并嵌入车厢内部,车辆在嵌套波形护栏的状态下又滑行100余米后停在公路应急车道内。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人受伤。

  火海,残缺的肢体,揪心的呻吟,现场的惨状让人不堪回首。发生在同一天,付出46条生命代价的惨剧让人们不禁发问:“是天灾,还是人祸?”

  事故调查结论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在这两起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关键词出奇的一致:超速、超员、应急处置措施不当。

  “多拉几趟多挣点钱,我都开十几年车了,没问题。”北京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组织的执法检查中,一名超速行驶的省际客运大巴车司机说。

  一线交警告诉记者,无论是路面执法检查还是监控设备拍摄,大客车超速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开快车、多拉客、少休息,为了多拉快跑多赚钱,一些大客车、大货车司机表面上看在“与时间赛跑”,实际不啻于用乘客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在开一个巨大的玩笑。

  反思那些偶然背后的必然

  “交通法的每一条几乎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如果人人都能遵守交通法,交通事故肯定会少之又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高万云说。

  据统计,截至10月23日,今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971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234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19起。

  “这些事故的绝大部分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值得每一个人反思。”高万云说,表面看来每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但透过事故的表象去看,每起事故实际又都是必然的。

  “表面上看起来,事故的原因是超速、超载,但实际上则表现出了一些部门在管理方面的缺位。比如说大客车,车是掌握在驾驶员手中,那么客运管理部门对驾驶员的监督和管理是否到位?驾驶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超速、超载,是否存在收入不合理的因素?从管理的层面上来说,政府管理部门的确应该说声‘对不起’。”

  那么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呢?“人、车、路、环境,构成交通活动的四个要素中,人是主体。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都是这个活动的主人。”高万云说,但在人们的意识里却存在一种普遍的“麻木”:“发生了大事故,很多人就会说‘那是在别的地方,和我有什么关系’,的确,从空间距离上看也许相隔千里,但如果往深里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故?事故的背后是什么?超员、超速、酒驾,也许这些行为就出现在您的身边。”

  的确,明知超员了还要上车,明知司机喝酒了也不制止;对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内心中总是“网开一面”,这些无疑是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纵容,更严重地说,是对交通事故隐患的纵容。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说声“对不起”。

  “交通安全教育搞了那么多年,核心就是让每个人产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高万云说,短期的专项整治行动在迅速遏制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若想让惨剧不再发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每个人都是交通的参与者,交通环境安全了,对每一个人都是好事。”高万云说。(记者 卢国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