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2011年四川“十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2年01月10日 11:02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1个具体项目中有93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占76.9%

  总投入达1195.48亿元,超资金预算安排355.48亿元

  1月9日,省政府督查室传出消息,2011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各项目标已经全面完成,121个具体项目中有93个项目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占76.9%。统计显示,“十项民生工程”实际总投入达1195.48亿元,超资金预算安排355.48亿元。

  2011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10个大项,有56个分项、121个项目,较2010年新增9个项目,民生工程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加大投入,落实责任,确保了民生工程目标顺利完成。各市(州)还结合实际,进一步拓展保障改善民生的范围,使民生工程涉及面更宽,受益人群更广。

  超计划完成目标任务中,进度领先的项目主要有:开工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42所,完成目标210%;启动“3+3”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试点,三州卫校农村医学专业招生707人,完成目标235.7%;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85亿元,完成目标278.07%;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9.71亿元,完成目标647.33%;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82亿元,完成目标227%;建设农家书屋1.74万个,完成目标计划的两倍多;免费开放体育场馆锻炼人数达1200万人(次),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63个,完成目标232.6%;开展200个阳光儿童体育乐园项目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55个,完成目标633%。

  就业促进排在“十大民生工程”首位。据统计,2011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6.09万人,完成目标118.89%,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05万人,完成目标154.7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94万人,完成目标136.76%;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86.18%,完成目标114.91%,促进376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培训农民工143.26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6.01万人。

  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圆满实现“四年任务三年基本完成”目标。3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80多亿元,建成定居房9.2万户,仅去年就解决2.58万户、12.6万民族地区牧民群众的定居问题。10万顶新型帐篷及篷内生活设施全部发放到牧民手中,改善了10万户、50万游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彝家新寨住房建设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群达1439.28万人,藏区和彝区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省60岁以上农村老年低保对象全部纳入覆盖范围,336万农村老年居民享受到新农保待遇。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171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68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1070.59万人,完成目标112.58%。新农合制度在全省175个农业人口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参合人数达6263.07万人,参合率达97.88%,位居西部省(市、区)前列,年人均筹资达232.83元,超过国家规定的230元筹资标准。

  大力推进百姓安居工程。全省建设保障性住房24.18万套,完成目标109.91%;实施棚户区改造12.04万户,完成目标126.75%。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1.57万户,完成5041户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避险搬迁;组织实施157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完成目标130.83%,清平、映秀、龙池三大片区12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及应急治理任务顺利完成。

  有关统计还显示,去年我省整村推进498个村新村扶贫工作,减少贫困人口45.33万人,完成目标130%;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水平大幅提高。按城市低保人数计算,城市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到261元,按农村低保和五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到211元。同时,为36.69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提供300元至1000元生活和医疗救助。帮扶10.97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完成目标137.12%。

  “发展学前教育”去年首度被列入我省民生工程项目,全年开工新建、改扩建516所城乡公办幼儿园,完成目标129%。全省在贫困地区修建希望小学10所、建成农村留守学生之家566所。(记者 陈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