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重庆侨联提案称网络语言泛滥成灾 危及汉语规范

2012年01月10日 1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重庆1月10日电(章莹 郭虹)“大虾”表示“大侠”,“餐具”就是“惨剧”,“酱紫”意为“这样子”,“菌男”“霉女”指相貌丑陋的男女。面对千奇百怪的新潮作文,不少自诩“潮人”的年轻教师也在论坛中发帖调侃自个儿“OUT (落伍) ”了。

  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市侨联提交一份千言提案,历数当前网络语言“泛滥成灾”,直陈其诟病,并建议对中小学生网络用语加强引导、规范,阻滞其对汉语规范的进一步“入侵”。

  援引提案对重庆市部分学校的随机调查数据显示,92%的学生上网聊天使用网络语言,84%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网络语言,76%的学生认为,如果不用网络语言就无法与同学交流,53%的学生在写日记时用网络语言最多,写作文时偶尔也用。由于习惯已成自然,现在部分学生已分不清网络语言和正常用语的区别。

  调查中,一些语文教师认为,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作文的写作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文字表达不规范、不完整,病句、错句、歧义层出不穷,经常张冠李戴、错字连篇。记者在百度中输入“中小学生 网络语言”,搜索显示相关网页达270万个。其中,中小学作文中大量涉及网络语言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很多家长也纷纷表示,孩子平时说话爱用网络语言,和孩子沟通已有明显障碍。

  据提案调查结果称,网络语言交际中,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大量存在,已对中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约束和正确引导。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文学的学习阶段,语言规范知识和应用能力尚不稳固,辨别能力差,如经常使用所谓的“新、奇、特”网语,随意省略、随意用错别字等,难免危及正确的汉语规范,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和提高。

  如何规避日益泛滥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规范的冲击?侨联在提案中建议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政策法规等手段加强网站的管理、监控、检查,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设限,抵制、禁止污言秽语在网络中出现,净化网络语言环境,鼓励网民在网络上不仅注重语言的创新和快捷,也要关注沟通和表达的顺畅和理性;其次,在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关于网络的作用、礼节和语言的教育,将规范的汉语言与网络语言进行比较,引导青少年学生辨析网语、文明用语,如:对于鲜活、富有个性、确能增强表现力的语言,鼓励学生正确使用;对于不规范网语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舍弃;对于低级、粗俗的网语坚决加以抵制。

  此外,提案还建议当地教育部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并对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适当修改,如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国学经典所占比重,将中华民族优秀的行为意识蕴涵于传统国学教育中。

【编辑:刘羡】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