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辽宁莫地沟棚改工程被称“新土改” 全国陆续推广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03日 17: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辽宁莫地沟棚改工程被称“新土改”全国陆续推广
2005年2月,改造前的辽宁抚顺市东洲区新屯街道莫地沟棚户区。 图/新华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从抚顺莫地沟棚户区改造开始,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棚改”工程,东北人称之为“新土改”。如今,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陆续在全国推广

  本刊记者/刘炎迅(发自辽宁抚顺)

  棚子前的炉灰,堆得很高。一下雨,各家门前的炉灰山开始融化,浓稠的灰黑液体四处横流,谁也别想走进这片棚户区,老远看过去,就像一片起伏的沼泽地,泛着浑浊的亮光。

  10年前,对于抚顺的出租车司机来说,棚户区就是死地,车轻易不敢进来,偶尔闯一次,不敢刹车,还有被卡底盘或者泥足深陷的危险。

  抚顺因煤而生,曾是1949年以后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城市之一。但到了“七五”末期,煤炭资源保有量大幅下降,主体煤矿纷纷衰退,煤炭采掘业相关行业日益萎缩,企业接踵停产、破产、关闭,一批批工人下岗失业,而这些工人的居住地——大面积的棚户区里,老矿工和家属们也日复一日重复着糟糕狼藉的生活。

  2004年12月26日,抚顺气温降至零下29摄氏度。刚刚上任12天的中共辽宁省省委书记李克强来到莫地沟。他看到棚户区居民屋里的温度和室外相差无几,睡觉都得戴棉帽子,700多人共用一个厕所,颇感震撼。

  他对随行的中共抚顺市市委书记周忠轩说,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改造棚户区这件事办好,为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搬出棚户区!”

  如今,这句话被印在宣传板上,挂在莫地沟社区全新的大楼3楼办公室内。

  2005年,从莫地沟棚户区开始,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棚改工程,东北人称之为“新土改”。

  一号工程一把手抓

  孟详祯原是抚顺市调味品三厂党支部书记,今年72岁。当初被分到莫地沟棚户区的那套50平方米的屋棚时,他还很满足。这处砖混结构的房子,在棚户区里“算是别墅级别”,可是“别墅”里却没有上下水。

  莫地沟原本位于抚顺市东南部,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面积 3.5万平方米。据老人讲,很久以前这儿叫墓地沟,有数座坟头,叫着叫着,就成了莫地沟。莫地沟其实有两条沟,南路叫南莫地 (也叫老莫地 ),北路叫北莫地 (也叫新莫地 ),总称莫地沟。

  1959年“大跃进”年代,东露天矿、西露天矿开采,莫地沟棚户区随之兴起,起初只是些临时居所,只计划使用15年左右,不想,一住就是50多年。在莫地沟实行棚户改造前,该地有居民1146户,3094人,80%是矿区职工,是抚顺市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这仅是抚顺棚户区之一。据抚顺市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抚顺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史有成介绍,抚顺市有各类棚户区、矸石山居民区总计55片,房屋建筑总面积229.54万平方米,居住总户数7.04万户。

  这些棚户区极具特殊性:一是房龄大都超过50年,房屋破损严重,亟须改造;二是绝大多数位于城市边缘,土地附加值极低,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三是绝大部分没有基础配套设施;四是居民经济承受能力低,低保户比例大。

  孟详祯伸出手掌说,你看,原来在棚户区,为了取暖,整天要扒火炕里的积灰,要么就是打煤坯,手掌总是黑的,指缝和手纹永远是黑的,怎么洗也洗不干净。

  2005年4月5日,棚户区改造在莫地沟拉开帷幕,共动迁1487户,建新楼106栋,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安置回迁居民6407户,16018人。

  孟详祯记得,棚改初期,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来视察,那时社区一期13幢新楼刚竣工,李克强拉着他的手问:这房子质量怎么样?随后,李克强跟着他们进屋查看,孟详祯听到工作人员说:这房子,比书记的宿舍还好。

  发端于莫地沟的辽宁省棚户区改造,被确定为省一号工程。如今总结经验,被概括为:“一号工程一把手抓。”时任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曾四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棚户区改造问题,确定省委常委包市、市领导包片、党员干部包户的办法,并由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责任状,纳入各市政府绩效目标考核,以此推进棚户区改造。

  仅孟详祯就亲眼见过李克强三次深入棚改现场,各位省市领导也多次深入“前线”,领导的关注,确保了棚改工程的顺利推进。

  房子有了,媳妇儿还会远吗?

  棚户区,顾名思义,住在棚子里的区域。

  曾是北厚屯棚户区居民的郑丽,是名63岁的老党员,老伴曾是抚顺钢厂的统计员,老两口和两个儿子住的棚子,只有28.5平方米。老人回忆棚户区的生活:最大难题是“吃水”。

  多大的一片棚户啊,起初没有自来水,居民们自己打了4眼水井,每天拎着桶去提水。年纪一大,走路都吃力,再提上两桶水,走一路洒一路。后来接上了临时自来水管,但无法做到户户有水龙头,挑水的去处,由水井改成了水龙头。

  吃水不容易,下水也不容易。

  在水龙头旁,或者室外厕所里,郑老太会常与邻居聊烦心事,说来说去都那么几句,“又漏雨了”“火炕又堵了”“棚子裂大缝了”“打煤球找不到地儿”,往往到最后,都变成一声叹息。

  厕所,也拥挤不堪,尤其是清晨。长长的队伍,男女混杂,睡眼惺忪,蓬头垢面,推推搡搡,冬日还必须穿上棉衣全副武装,郑老太们调侃这是“伦敦岁月”。

  孟详祯的76岁老邻居马丽华,在莫地沟棚户区住了30多年,让她感慨最深的,也是棚户区的如厕问题,尤其是夜里,不方便外出,家家户户都备有便盆,早起倾倒。

  在有些城市,比如上海,里弄里的生活也是相似的逼仄,家里没有卫生间,邻里们会商量着雇一个收“脏水”(大小便)的。但在莫地沟,就连这样的关键人物,也并不存在。

  日子过得紧巴巴,没人打算从每个月的伙食费里抽出一点钞票,为废物脏水买单。于是,每天清晨,晨曦中混杂着浓烈的脏水臭味。大家会约定俗成地将脏水泼在稍微宽敞一点的屋棚之间的空地上。

  冬日还好,冰雪覆盖,脏水泼出来,很快冻结,形成硬梆梆的小丘,新倾倒的脏水沿着小丘流淌成扇形,毫无规则地铺张着;但到了夏季,则发出让人作呕的气味,污秽也逐渐扩大地盘,有时因为地形起伏,缓缓流淌成若干方向的沟渠,苍蝇横飞蛆蛹滚动。

  这是棚户区最日常的生活景观,日后搬离这里上楼的居民,每每忆及往事,大家都如祥林嫂般絮絮叨叨:那时的下水啊,你是没法想象……话匣子打开,满头白发的老者长吁短叹:“你说,那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呢?”

  郑丽的大儿子那会儿还是临时工,老大不小,照例说该讨个媳妇儿,但姑娘家一听是北厚屯,转脸就走,“棚户区啊,去不得”;终于处上个挺好的女孩儿,对方不嫌弃,但一说到结婚,还是愁,住不开啊!

【编辑:吴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