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媒体问政热潮背后冷思考:倾听不同声音增进共识

2012年03月20日 06:0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特别策划推出的“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持续受到网友和地方领导干部的关注。截至3月14日,活动共收到网友建言3万余条,其间,陆续有10位省级“一把手”回应网友,194条建言已经得到了官方直接答复。

  与此相应,为数众多的代表委员还通过接受采访、报刊撰文、开通微博等方式积极阐明立场、观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努力将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将群众愿望转变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可以说,全国两会,是媒体问政蔚为大观现状的集中体现。而在平时,各地各单位亦有不少媒体问政的新鲜探索,如湖北武汉市电视问政进行现场直播,河南郑州市建设网络问政全媒体平台,北京市微博发布厅上线仅两周即受到近300万的“关注”……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截至2月底的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万多个政务机构以及公务员开通微博,其中省部级(含副部、副省级)以上级别的官员微博达380多个。

  媒体问政尤其是网络问政的格局已然形成,并在广、深两个维度快速发展。然而,在一片红火热闹的背后,更需要冷静地思考:如何让媒体问政更健康、更持续地发展下去。

  重视不轻视 作为不作秀

  2011年11月28日晚8时,湖北武汉电视台演播厅内,武汉市最大规模电视问政进行现场直播。“在小区门口停车到底该不该被贴罚单?”“超标电动车居然能包上牌?”“公共自行车有站无车问题该怎么解决?”……问政现场,一个个尖锐问题让被问的官员脊背冒汗。

  动真格,使得直播的当地电视台收视率火爆,媒体对此也好评连连。事实上,各地类似武汉电视问政的做法为数并不少。比如江苏南京市的市民论坛也是一种电视问政,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是百姓问政的重要平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传统媒体之外,微博问政则更是来势汹汹。

  媒体问政,因已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而渐成气候。然而,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此仍有片面认识,认为媒体问政提意见、搞监督就是杂音,就是添乱。由于怕出事,要么管理严格,容不得网上的不同声音,不同意见;要么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如2009 年,一家地方政府网站的“市民论坛”板块,有2000 余条留言一直“待审”,无人处理。后来有媒体对此事作了善意提醒,管理部门竟然将全部帖子直接一删了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武汉电视问政,仅仅让百姓有了一个直面官员、当面询问的机会,就受到舆论赞扬,收视率飙升,这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老百姓对官员是否作秀而不作为,具有敏锐而真实的判断力,对是不是“来真的”心里有数;二是,“火爆”也从侧面说明了有的党政机关平时听取百姓意见较少,公众的表达缺少一个有效平台,很多意见成了“沉没的声音”,所以才会在遇到出口时“井喷”,集中涌现。

  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也有同感。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官员尤其要注意重视和倾听不同的声音,这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只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只有倾听不同的声音,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才是真正的帮忙不添乱。”

  作为有着500多万听众、发过2500多条信息的“微博控”,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亦表示,“我们要善于从微博里面体察民意,倾听草根的声音。通过互动我们可以对照镜子寻找不足,从点滴火花中修正自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

  总体而言,当前许多领导干部对媒体问政的畏惧、抵触心理已有很大削减,甚至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善用媒体”,但如何更加重视而不轻视、更有作为而不作秀,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

  说了不白说 回应不回避

  媒体问政,核心在“政”。它是党委政府通过媒体的互动交流、监督平台作用,实现职能转变,促进效能提高。问政的主体是公众,主导是党委政府,内容是政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当前很多媒体都有问政类栏目,但这些栏目人气虽旺,留言虽多,却多是自说自话,鲜见党政参与的身影,缺乏沟通的渠道,导致民众意见提了不少,但一些党政机关、管理部门却还茫然不知。这种“脱离”和“缺位”的现象,长期下去,必然消解公众参与的热情,也会削弱媒体的影响力,最终伤及党委政府的形象。

  胶东在线网的“网上民声”栏目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山东烟台市94 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几乎涵盖了烟台所有政府部门及中央、省属驻烟台的重要窗口单位,并且延伸到县市区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正是由于政府部门的深度参与,网民反映的问题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决,回复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对于媒体问政,有的地方是刚起步,仍处于努力让公众“说了不白说”的阶段;而对一些“先行者”来说,如何整合问政资源,让公众“不需多说”则应是他们思考和工作的重点。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500多个政务和社区微博,已让问政的渠道畅通无阻,百姓并不缺乏与党政机关沟通的渠道。但各个问政渠道之间,包括网络发言人平台、信访中心、呼叫平台以及政务微博等等,还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各个渠道都有不同的问政信息,但信息没有有效收集、汇总和分析,容易流于琐碎。

  “虽然有机制保障问政效率及效果,但如果各平台之间不实现共建共通,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许耀桐表示,媒体问政说到底,媒体只是一个“前台”,它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后台”作支撑——一个具有政务处理功能、信息互通有无、回应百姓关切的处理平台,一个积极回应公众意见而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领导干部群体。

  “网意”≠民意 舆情细研判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人。仅从数字看,网民已超过国民总数的1/3。但不少专家提醒,“网意”不是民意的全部,网络也不应成为了解、掌握民意的唯一途径。在这5亿多网民里,超过80%年龄在40岁以下,近1/3是学生。再者,网民虽多,但真正频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却为数不多。而在另外8亿人里,则集中了社会结构中最复杂的人群,他们不善“说话”,也难有说的渠道。重视网络民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别的群体的声音,以致对形势作出错误判断而影响决策。

  网络尤其是微博因其表达平台门槛较低、自由度较高、信息发布便捷,使得民众表达意见更为直接和容易情绪化。这种情绪可能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再加上一些事件中“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激烈的言论甚至“网络谣言”的散布,会对党群干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导致真实民意被忽略,言辞激烈的“少数民意”可能被放大,“网络水军”制造虚假民意等等。而一旦真实的民意受到扭曲或掩盖,则可能影响网络所起到的收集民意、判断舆情的作用。

  “现在,党政机关对舆情研判和把握的难度大大增加了。”许耀桐说,“对于复杂的网民情绪和倾向,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而对于微博传播中的情绪化现象,政务微博的管理者要善于引导。更重要的是,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科学、民主、依法,不能‘拍脑袋’。”

  然而,引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媒体问政尤其是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或主动或被动地触“网”,但“如何与公众良性互动”对不少官员来说,依然是个棘手的难题。一些成熟的经验虽然可资借鉴,比如坦诚、平等的态度更容易赢得网民信任,少说官话、套话、大话更容易获得网民好感,比如不要随意关闭网民的评论,即便是不中听的意见等,但从现实看来,经验转化为能力也许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真诚的态度和有效的训练。

【编辑:邓永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