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青年报:食品安全“零风险”不是做不到

2012年06月26日 10: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近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的肉和菜基本上都是依靠内地,现在内地有许多专门供港的菜场、猪场等,内地给了香港很大的支持。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广州日报》6月24日)

  99.999%的食品安全率,这一近乎食品安全“零风险”的标准,打上“内地制造”的标签,让内地人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一方面,这让人们相信内地也能生产出来足以让全世界侧目的高安全食品;另一方面,内地人会哀叹为什么我们就享受不到这样的食品安全保障?

  或许有人会说,保障供港食品安全是一项“政治任务”,加之供应香港的食品数量有限,完全可以通过特供菜场和猪场之类的方式,集中力量实现食品安全,并不具有可复制性。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如果香港的食品安全源自“特供保障”,那么,出口食品的安全性显然不是“特供保障”出来的。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甚至要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食品出口的合格率。

  如此高的食品安全率,说明内地企业不仅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而且这也是一种常态化的能力。应该说,不管是供港食品还是出口食品,其安全性保障都是来自严格的监管。毕竟,内地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毕竟,仅从立法数量上看,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是位于世界前列的。

  保障食品安全的制度规则,之所以能够在供港食品和出口食品上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企业非常清楚,一旦产品安全出现问题,自己就要为之承担非常严重的后果。供港食品自不待言,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轻则遭遇退货,企业商誉受损,重则遭遇索赔,企业要付出巨大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既不天然地是丧心病狂的“黑心商家”,也并不必然是“卓越品质的造就者”,成为或者说选择成为什么,关键要看它处在什么样的制度环境中。正如那句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话,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供港食品和出口食品的安全系数大幅攀升,正好说明企业的诚信品质、质量意识和所处的监管环境有直接关系。

  不同的制度环境有不同的企业行为,所谓“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企业的诚信问题固然需要谴责,但更需要反思,为什么有时候企业会非常诚信,而有时候企业甚至一点基本的诚信都没有?供港食品和出口食品其实是一面最好的镜子,照出我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监管存在着太多需要落实到位的地方。当内销产品也能够享受到供港食品的安全保障时,说明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就是“普惠的”而非“特供的”。贺方

【编辑:邓永胜】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