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中国南海研究院:揭秘南海问题智库成长史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06日 18:35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在美丽海南岛的最南端,古人将“天涯”二字镌刻在海滨的一块巨石上。或许他们认为,那里便是天之尽头。然而,越过目之所及的海天交汇线,还有我国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洋。那片海,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外海——南海。

  如今的南海并不平静。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过去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的周边国家,也陆续对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甚至派兵侵占。由此,拉开了中国为维护南海权益与区域和平而与有关国家长期斗争的序幕。

  吴士存和他带领的中国南海研究院就在斗争队伍中。为了“天边”那片海,他们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中殚精竭虑,默默地奉献了20余载的青春岁月。

  “意外”的收获与沉重的问号

  中国南海研究院是一家以南海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隶属于海南省政府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由于专业性较强,如果不是因为近年来南海争端不断升温,或许她还并不为普通大众所认识和了解。但如果回忆起她成长的点点滴滴,却有很多让我们感动和深思的故事。故事源头,要从北部湾划界说起……

  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个半闭海,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自古以来均未明确划分过北部湾。20世纪60年代以前,双方按各自宣布的领海宽度实施管辖,湾内资源共用共享,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随着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越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方面的划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为北部湾划界一事,中越两国曾先后于1974年和1977-1978年两次展开谈判,但因立场相差甚远,均无果而终。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尽早解决包括北部湾在内的边界领土问题。

  根据外交部安排,海南省外办是承担谈判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单位之一,需要在2个月之内完成北部湾海岸线和水域的历史、地理与现状等问题的调研。具体工作落到了以省外办新闻处为主要班底的调研组肩上。

  担任外办新闻处副处长的吴士存奉命主持调研组工作。当时距他从南京大学调来海南仅仅数月,不料初来乍到便遭遇严峻挑战——我国相关文献几乎没有系统性储备。这就意味着所有调研工作都必须从零开始:既要进行大量现场调研、人物采访,又要在浩瀚的文献资料库中如大海捞针般检索、查阅、筛选出有用资料,再撰写、完成调研报告。

  90年代初,信息技术还未普及,搜集资料全都得从传统检索方式——“翻卡片”开始。每一份文献资料的获取都必须经过查阅索引、书库查找、逐一解捆、翻阅摘抄、打字刊印等多个繁琐的步骤。

  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研究人员回忆起这段经历无不感慨地说,检索、获取资料是一个细致、枯燥、默默无闻、充满失败和挫折感的过程,必须忍受单调重复的查找和不愉快的体验,抑制因查阅和寻找资料枯燥乏味而产生的厌烦、焦躁等不良情绪,并克服滋长起来的惰性。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调查组就查阅了200多种书刊(其中大多是古籍)和50多卷档案,走访了近百个单位和个人,并形成了3万余字的专题报告,为我国制定北部湾划界谈判方案起到了重要作用。

  短暂而又忙碌异常的调研工作带来两个“意外”收获: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带出了具备一定专业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但吴士存心中却因此挂上了多个沉重的问号:这些文献资料将来怎么办?研究队伍就这么散了吗?南海其他纠纷远比北部湾复杂,若未来再遇到类似情况是否还要从头再来?

  “这是一笔珍贵的‘资产’,需要一个载体很好地积淀下来,将来一定会派上大用场。”吴士存规划出了一幅蓝图。

  激情燃烧在“蜗居”岁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南海问题开始升温,特别是1995年“美济礁事件”后,美国逐渐改变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使南海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海南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和最小的陆地省,尽管拥有全国最大的海洋管辖范围,但却面临“不完全连续领土”的地理特征、外国军队占领的“既成事实”和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的潜在危机。和其他边疆省区都将疆界问题作为本省的重要研究任务一样,海南也必然要承担起研究南海问题的重任。

  海南省外办的科研成果,为中方在北部湾划界谈判中争取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更让各界进一步的认识到加强海洋研究在解决海洋管辖和岛屿主权争端过程中的重要性。

  1996年2月,经海南省政府批准,海南南海研究中心成立。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研究中心成立之初,只是挂靠在海南省外办新闻处的一个内设研究机构,没有编制、没有专职研究人员,仅有一块钢镌的牌子、一张手绘的北部湾地图和一台电脑,“蜗居”在当时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里。

  但即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研究成果却依旧丰硕。短短数年间,海南南海研究中心高质量地完成了很多外交部等机构委托的南海调研课题,并且创建了《南海地区形势年度评估报告》、《南海专业文献数据库》等学术研究品牌,逐步形成了特色的研究领域。

  现任海南省外侨办处长的钟天祥,1998年加入研究团队,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工作情景便难掩内心的兴奋,仿佛那就是属于他们的激情燃烧岁月:“我们都是兼职,一分工资也不多拿,可大家都很有干劲,白天干完外办的活,晚上就跟着吴主任搞研究。”

  钟天祥当时负责翻译《有关情况与海域划界》一书,该书正是我国所缺少的理论专著,但其中不仅充斥大量专业术语,而且英文中还夹杂了法文和拉丁文,翻译难度极高。由于当时家中没有电脑,作为兼职研究人员,钟天祥就只能在办公室翻译,连身怀六甲的妻子下班后也只好每天到他办公室受照顾。初稿完成,钟天祥惊叹“连自己都看不懂。”不过,在吴士存的鼓励和帮助下,钟天祥依然坚持翻译,七易其稿后最终于2004年出版。如今这部书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海域划界问题的必读书目。

  2002年,时任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同志在海南考察期间,专程到海南南海研究中心调研,高度评价研究团队的创业精神和科研成果,并现场指示外交部有关机构加强对其科研成果的综合利用。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