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吁充分挖掘城镇化潜力

2012年11月14日 11:0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两个“百年目标”描绘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

  高端访谈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也必然会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昨天上午,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两个百年目标体现了我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从“建设”到“建成”: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

  “‘建设’是一个过程,而‘建成’是一个结果,‘建成’不仅需要经济建设的成就,还需要生态、社保等综合配套,”张占斌教授认为,“十八大正式提出建党百年时建成小康社会,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

  “‘建设’是提出目标,而‘建成’则是要完成这个目标,是对承诺的兑现”,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单单从经济上来说,就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从1840年到现在,中国的历史其实是一脉贯通、接续发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在1949年就已经完成;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现在正处于第二个百年期内,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赵振华认为,十八大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现代化并非仅指经济上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占斌认为,“从过去单一追求经济现代化到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是对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上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果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200米跑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刚好跑了100米。”赵振华说,“全面小康是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说,“资本主义国家走完这一历程耗时一百甚至两百年,而中国实行这个目标的时间比这些国家要少。”

  “若按人均GDP翻番,2020年将会达到8000多美元,”中央党校社会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庞元正说,“一般而言,人均GDP3600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3600~9600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国家;9600美元以上则为富裕国家。”

  十八大报告已经描绘出了一幅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除了经济建设外,文化建设上要实现“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人民生活指标上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指标上要实现“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等……

  专家看法:充分挖掘城镇化潜力助力现代化

  赵振华认为,目前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强,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三是继续解放思想,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建设;四是分配方式更加合理,保障民生。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也是目前克服经济下滑、拉升国内消费的最好‘推手’。”在张占斌看来,充分挖掘城镇化潜力,将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经济问题,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

  除了经济建设外,张占斌认为,从社会建设上,要把民生工作作为重点,保证让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建设的成果;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利用全社会的热情,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记者王飞、徐锋、赵琳琳)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