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政府与民众合力保护湿地资源

2012年12月10日 12: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在湖南岳阳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观鸟节于9日闭幕,吸引了中国各地25个鸟会、50多位自然保护区代表参与,期间世界各国专家齐聚洞庭湖畔探讨湿地保护,超过5万个家庭收到相关科普读物。

  “观鸟节是一个契机,旨在激发广大民众护鸟热情,提高民众湿地保护意识,引导民众自觉投入保护生态环境行动中来。”岳阳市副市长宋爱华告诉记者,洞庭湖观鸟节是政府保护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湿地保护在中国民间走向大众化的重要舞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今年是中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20周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数据显示,中国现拥有湿地面积68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有37处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所长、湿地生态学专家陈家宽告诉记者,中国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场所,《湿地公约》定义的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

  然而,由于湿地围垦、水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等原因,中国的湿地面积逐年萎缩。在今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发布《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报告称,30年来,中国(未包括港澳台)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净减少8152.47平方公里。

  为加强湿地保护,中国政府近年来已有不少举措。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国际公约》;2000年,国务院17个部门联合发布《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同年,国家林业局正式公布《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近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将出台,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和监测工作也正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保护“地球之肾”,中国民间也在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主管项目官员付兴华告诉记者,自2002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发起了“湿地使者行动”,发动和组织中国高校大学生环保社团和环保爱好者,利用其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湿地保护和宣传工作。

  多年来,“湿地使者”足迹遍及黑龙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20个省、市、自治区。今年,“湿地使者行动”主要关注湿地水鸟保护,目标对象从大学生社团扩展到以观鸟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过度到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现在全国鸟会的普及和观鸟爱好者人数的增加,正是这种过渡最直观的体现。这是一种积极信号,意味着中国民间湿地保护意识的觉醒。”付兴华说。

  政府与民间的合力保护已初显成效,监测机构结果显示,洞庭湖湿地封闭保护6年以来,自然野化麋鹿种群已由不足10头增加到近60头,鸟类从200多种增加到了338种,数量从10余万只增加到了17万余只。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41处国际重要湿地,20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600多个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初步构建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湿地多用途管制区等多种管理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对此,陈家宽建议,政府应加快完善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法律制度;理顺湿地管理体系,协调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严格规范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记者袁汝婷 黄兴华)

【编辑:卢岩】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