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肯尼亚工业大学教师:中国人“教我们如何打渔”

2013年01月09日 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肯尼亚工业大学教师:中国人“教我们如何打渔”
    肯尼亚工业大学教师弗朗西斯摩挲着一台由中方安装的车床,由衷地感慨:“我做梦都没想到在退休前能用上这么先进的设备”。 石岩 摄

  中新网内罗毕1月9日电 题:肯工大教师弗朗西斯:中国人“教我们如何打渔”

  中新网记者 石岩

  59岁的肯尼亚工业大学教师弗朗西斯(Francis·N·Gitonge)今天又接触到一个新的中国成语——“授之以渔”。当中新社记者把这个成语的意思翻译给他听时,他立刻兴奋地拍着身旁一位中国员工的肩膀,孩子似地“现学现卖”——“没错!没错!中国朋友确实教给了我们如何打渔!”

  这一幕发生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区的肯尼亚工业大学内,弗朗西斯身边的中国员工,供职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国际)。2010年,中航国际与肯尼亚高教部就该部下属相关院校的实验和培训中心设备升级改造项目签署合同,正式拉开了中航国际肯尼亚高教项目的序幕,中新社记者参观的位于肯工大的施工现场仅是项目的一部分。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为肯尼亚高校提供电子电工、机械加工、土建施工、卫生医疗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及相应的课程培训。”中航国际东非总代表司炎轩介绍。

  本世纪以来,肯尼亚经济东进西退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密集的西部省份,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随之引起的贫富差距又进一步激化了较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矛盾。加大对西部教育资源特别是技术教育资源的投入,对于该国政治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已是肯尼亚政府的当务之急。

  “我们的目的,是要利用中国在职教领域的成功经验,帮助肯尼亚建立现代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同时培养一批真正的产业工人,这也是他们最紧缺的。”司炎轩说。

  步入大约一千平米的肯工大实验室,40台余台锃亮的中方设备整齐排列在两旁。之前甚少发言的弗朗西斯也随之亢奋起来,不断地向记者介绍道:“这是数控铣加工设备,这是车加工设备。这些设备的技术都是一流的!”

  自1963年该实验室建成后,弗朗西斯就一直在这里工作。“那时的设备都是英国殖民时期的小型车床,后来渐渐老化,鉴于财力有限,一直未能得以更换。”弗朗西斯摩挲着其中一台车床,由衷地感慨,“我做梦都没想到在退休前能用上这么先进的设备。”

  “这里既是实验室,又是车间,完全可以做到产教结合。”司炎轩介绍,“这就不仅有助于缓解校方的经费问题,还能培养出契合当地经济的人才。”

  肯尼亚高教项目实施以来,中方方已派驻肯尼亚现场的工程管理、技术及后勤人员达到30人。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已完成9所学校近300多台机床、600多套教学实验台的就位、安装、调试工作。

  “项目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司炎轩说,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的轻而易举。事实上,除肯工大外,接受设备的大部分学校分布于全国各地,地理位置分散,交通不便,现场团队奔波于各校,经常辗转往复数百公里。上述状况同时造成了后勤保障和日常补给工作的困难,给团队带来了不少麻烦。

  事实上,即便是在位于市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肯工大,洗手间也并不多,这颇费了记者一通周折。

  “肯尼亚官民两界对我们的努力都很认可,毕竟我们的工程带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福音。”项目现场主管梁斌说,“这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想想看,我们回家时走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修的高速公路,用的也是那么好的设备,我们怎么能不感激中国朋友呢?”肯工大教育处长阿酷木(Akomo Owuer)笑着说。

  采访结束时,弗朗西斯请求记者给他与崭新的机床合影,当被问及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时,他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Long Live China(中国万岁)!”(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