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心理专家深入芦山了解灾情 基层干部压力大

2013年04月23日 14:4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两名工作人员于4月22日进入芦山县,开展心理干预前期情况调查评估工作,为后期快速开展心理援助工作铺垫。目前身处芦山县的该研究所工作人员刘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目前情况看,芦山基层干部心理干预需求较受灾群众大,预计震后1周至10天心理干预工作将正式展开。

  目前做灾后情况调查评估

  心理干预工作在“5·12”汶川地震后开始受到关注。曾参与汶川地震心理干预工作的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心理干预工作一般在重大灾难后2周到1个月开始,“震后72小时以抢救生命优先,生命抢救基本结束后,灾民才会开始有后怕和思念情绪”。

  目前,刘洋及其同事的工作重点是灾后情况调查评估,确定救助群体并和相关部门完成衔接,以便灾民安定好后,在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快速进入,“这也是从汶川地震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基层干部要承受双重压力

  刘洋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在芦山灾区,相比于受灾群众,基层干部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芦山县当地基层干部多是本地人,一方面他们家庭受灾,同时需要完成上级安排的救灾任务,在灾民没能全部住进帐篷前,基层干部不能住帐篷。据我所知,有些基层干部已经两天没睡觉。另一方面,当地灾民对政府物资分配不理解,存在负面情绪”。

  刘洋说,芦山地震伤亡情况远小于汶川地震,灾民心理需求会小许多,相比之下,基层干部对心理援助的需求更迫切。

  “安心先安身”,据了解,22日,芦山县城已开始着手搭建临时板房,组织有序的救灾工作或可缩短灾后心理援助时间。

  心理援助分为两阶段进行

  据了解,芦山灾区部分灾民已有创伤体验,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已向灾民发放《心理康复自助手册》。

  刘洋称,中科院工作人员在芦山的心理援助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为基层干部和住在安置点、受灾严重的普通群众提供心理干预,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进行,目前已有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专家从北京赶到雅安,23日中午前会到达芦山;第二阶段将在学校开展长期心理健康课程,从当地学校招募心理健康老师进行培训,来完成这项工作。此外,军队官兵、医务人员和媒体从业者同样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5·12”地震后,心理援助模式在内地实现常态化并受到政府的重视。“汶川地震后一周心理工作者才开始进入灾区,而这次,我们第一时间到达雅安、芦山了解情况,计划灾后1周至10天正式开展心理干预。”刘洋说。 记者黄璨、张林报道

【编辑:王珊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