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追记吴永恒:30载拉美人生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13年06月27日 0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图为吴永恒在墨西哥街头给报刊亭送杂志。
图为吴永恒在墨西哥街头给报刊亭送杂志。(今日中国杂志社供图)

  中新网6月27日电 题:追记吴永恒:30载拉美人生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记者:阚枫

  在墨西哥有着广泛影响的《宏观经济》杂志今年4月的这一期有点特殊。这本65页的杂志在最后用了7个版面,刊文哀悼一个中国记者的离世。

  “吴永恒是一位为中墨、中拉友谊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战士。他为此贡献出自己生活、亲友乃至一切。”《宏观经济》杂志社总编拉斯卡诺这样评价这位已逝中国老友。

  吴永恒,1944年出生,19岁到古巴留学,长期担任新华社驻拉美记者,2004年退休后,主持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拉美分社直到2013年3月18日因病去世。

  拉斯卡诺的评价并不夸张,一段68年的生命里程,吴永恒用近30年的时间在拉美“报道中国”。

  分社长身上的“多重角色”

  3月24日,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吴永恒追悼会上,墨西哥现总统和前总统送来了花圈,出席者超过200人。中国驻墨西哥大使曾钢说,吴永恒以自己的方式,为维护中墨两国关系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对于两个国家的关系做出贡献,一位驻外记者所能采用的方式,首先自然是在两个国家间传递信息。而获得两国政府如此高评价的吴永恒,他“自己的方式”只不过是把这份对外传播的工作做得精益求精。

  2003年中国外文局实施外宣期刊“本土化”战略,力图所办期刊思维更贴近受众,选题贴近当地舆情,使刊物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2004年已从新华社退休的吴永恒“发挥余热”,受邀担任今日中国拉美分社社长,年过六旬的他再度挂帅奔赴墨西哥,探索这本杂志在拉美的“真正落地”,这一干就是八年。

  在同事口中,无论长幼,吴永恒都被他们称为“老吴”。工作中的老吴虽然是分社社长,但是因为分社人手不够,他往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到了以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好像感觉自己开始得太晚了,所以从来到的第一刻就全情投入。” 这是拉美分社墨西哥籍雇员赛迪略对于八年前老吴到岗第一天的回忆。

  小到每周的例会,大到年度工作目标,长期从事外宣工作的老吴到墨西哥工作后,首先为分社“本土化”办刊完成建章立制的工作。此后,为了拓展传播范围,深谙拉美地区间文化差异的老吴,还成功推动杂志在秘鲁设立代表处,让杂志在拉美的“本土化”工程形成“北墨南秘”的格局。

  但是,在身边同事的眼中,除了这些宏大的规制和谋划,老吴的日常工作还做了很多本不应由他完成的工作。每天收集当地刊物借鉴选题策划角度,去远在郊区的印刷厂查看印刷质量,给分社每一份文件资料进行编号整理,亲自接送并全程陪同国内来访的同事……

  跟随老吴工作八年的赛迪略说,老吴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推广杂志,与读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分社接到的展会邀请,老吴差不多全勤出席,而且亲自接待订户、接受采访,做所有可以增加杂志影响力的工作。

  既是分社社长,同时也是记者、发行、行政、财务、后勤、司机等等,在同事的脑海里,老吴在工作中的形象很难用一个固定的词汇标签。

  “在墨西哥的文化里,雇员只做自己认为份内的事情,他们下班就要走的,为了省钱,身为社长的老吴往往还要自己去给杂志打包,甚至当搬运工去运送杂志。”和老吴共事多年的《今日中国》西文版主编李五洲这样回忆自己的老战友。

  驻外工作,所有事情都是大事

  老吴喜欢交朋友,这是出了名的。长年任职拉美的经历,让他在拉美国家的人脉资源远超国内。

  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辑唐书彪曾三次去墨西哥与老吴共事,老吴在当地的“知名度”让他感到惊讶。

  2008年12月,第一次到墨西哥的唐书彪有一天跟随老吴上街,路边一个报摊主出来跟老吴打招呼。因为经常亲自给报摊送杂志,墨西哥城很多报摊主都认识这个来自遥远中国的老头。

  2010年年底,唐书彪受命采访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会议期间,墨西哥总统举行的两场活动,墨方特邀《今日中国》为采访这两场总统活动的唯一中国媒体。活动间隙,老吴抓紧机会,同时任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及其夫人攀谈,并向卡尔德隆赠送了专为此次大会编辑出版的《今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专刊。

  “细心的老吴,还事先给总统夫人准备了一个小礼物——中国结,总统夫人很惊喜,说一定要挂在家里。”唐书彪回忆。

  2011年10月至11月间,唐书彪被派到墨西哥和秘鲁短期工作,这是唐书彪第三次到墨西哥,也是他第三次和老吴并肩工作。这期间,老吴驾车带着唐书彪走了墨西哥和秘鲁的10个城市,拜会和采访了两国40多个各界头面人物。

  “除了‘大人物’,老吴跟当地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我记得一次去墨西卡利,我们到了之后,都有警车为我们的车开道。” 唐书彪说。

  作为一名外国记者,背井离乡的老吴在当地的人脉积累没有什么秘诀,他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待人的真诚和处事的谨慎。

  “有一次天气特别热,我们开车走了很久,又步行了老半天,去一个小商品市场参观,不是为了什么大事,就是因为人家邀请了他,他不会缺席任何一个和当地人交往的机会,更不会拒绝。”唐书彪回忆,那天跟随老吴前往的年轻人都感觉身体吃不消,可以想象一个六旬老人的辛苦。

  虽然已是第三次去墨西哥工作,但是,每次出门参加活动前,老吴都会针对文化差异和风俗背景,不厌其烦地跟唐书彪交代参加活动应该注意的细节。

  “他经常说,驻外工作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唐书彪说。

  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老吴的勤恳与真诚,换来的不仅仅是“总统礼遇”和“警车开道”。《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的发行在两三年间从19个订户发展到3000多个固定用户。立足墨西哥、秘鲁后,老吴更是带领着拉美分社,相继把《今日中国》西文版发行到了拉美所有国家。

  作为一个“老外宣”,老吴“传播中国”的阵地远不止一本小小的杂志。八年间,老吴不停地奔波于墨西哥各地,做了100多场有关中国的讲演、讲座和报告会。在同事眼中,老吴“大外宣”的观念很强,他会把演讲会看成是向对象国各阶层民众介绍和说明中国的重要方式。

  “除了固定的小学、中学、大学以及一些当地媒体邀请的演讲和座谈,这些年,老吴在墨西哥的工作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宣讲中国的机会,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这些都曾是老吴演讲的主题。”

  曾经帮老吴整理过演讲稿的李五洲至今清晰记忆,有一次他陪同老吴去墨西哥城一家眼科医院看病,在医院看病的老吴,居然跟医生、护士们讲起了中国的国情和发展。

  “同时谙熟中国文化和拉美文化,他可以在拉美人民的文化语境中,把中国故事讲述得很通俗,这样的传播更贴近也更有效。”曾被总社派去拉美分社学习的朱虹,提及了她眼中老吴“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技巧。

  那是朱虹跟随老吴参加的一场墨西哥企业家大会。朱虹回忆,当时的墨西哥社会很多人刻板地认为,中国人都是富翁、中国发展太强大,甚至存在中国威胁论。

  为了让墨西哥人更加客观认知中国,演讲中,老吴让现场的中国同事分别用家乡方言说同一句话。当几个中国同事用北京话、浙江话、湖北话等说完之后,老吴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且一起工作多年,但是我们说的同一句话甚至彼此都很难听懂,这就是中国的复杂。”

  这场形象和幽默的演讲结束之后,意犹未尽的墨西哥人围拢在吴永恒周围,继续跟他讨论交流中国话题。后来在同一些墨西哥朋友的聊天中,朱虹得知,因为常年在墨西哥各种场合讲述中国故事,老吴在墨西哥有过很多粉丝,他们得知老吴将在什么地方演讲后,会专门开车几个小时去听。

  为了让拉美民众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老吴在工作之余不仅读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还注意每天多看国内的新闻,甚至电视剧。在同事的回忆中,老吴经常一边看国内的电视剧一边用西班牙语口译。

  最后一个春节,老吴讲了一个笑话

  如今的《今日中国》在巴拿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等国建立了发行点,使《今日中国》批量进入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全部未建交国家。

  在老吴的推动下,墨西哥国家通讯社、墨西哥宏观经济杂志社、网络电台等媒体与《今日中国》签署了互换新闻和广告协议。“这些对于我们外宣‘本土化’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稿件可以搭载当地媒体,几何式拓展传播覆盖面。”唐书彪说。

  在吴永恒努力下,《今日中国》被墨西哥出版业年会吸收为唯一外籍会员,《今日中国》因在墨西哥的影响,成为得到总统府采访许可证的中国媒体。

  今年1月,老吴同往年一样回国参加中国外文局海外机构工作会,年近七旬,已为外宣期刊本土化奔忙八年的老吴,这次又带了自己设计的《今日中国》拉美蓝图。

  “在拉美的棋盘上,目前的‘眼’还是嫌少,还没有根本摆脱棋盘上‘生不了根,成不了事’的局面。当务之急是在确保墨西哥和秘鲁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多做一些‘眼’,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谁也无法料想,老吴会议上说的这段工作规划,最终只能留给继任者去完成。

  参加完年终工作会,在离春节还有两天的时候,身患重感冒的老吴坚持回墨西哥过年,“我劝他过完年再回去,但是他说自己每年都跟分社的年轻人一起过年,今年也不能让一群孩子自己在国外。”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呼宝民至今后悔没能挽留老吴在家过完春节。

  “年三十那天,我们跟新华社驻当地的人员一起度过,三四十个人一起包饺子,表演节目,那天老吴表演的节目是讲笑话,风趣的他逗得台下笑声不断。”回忆起老吴生命中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让今日中国拉美分社社长助理安薪竹记忆犹新的,是这位平日工作严谨的老人所展现的幽默一面。

  春节过去一个多月后,3月18日,68岁的老吴在墨西哥城的住所中突发疾病去世。这位在同事眼中“干起工作马不停蹄”的老人,最终停下了自己匆忙的脚步。

  今年4月,老吴的故事通过媒体的报道在国内广为传播,在异国他乡讲了几十年中国故事的老吴,如今自己的故事第一次在祖国产生如此广泛的反响。

  “我们要学习老吴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永不懈怠、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强烈的对外传播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普遍意义”。“老吴不是学不成的,是学得成的。”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说。

  老吴离去,接替他工作的是今日中国杂志社社长助理刘湃,这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一直很受老吴赏识。

  启程赴任之前,刘湃写了一篇纪念老吴的文章——《追随永恒之路》。文章中,为了怀念逝者,也为了激励自己,刘湃引用了老吴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在从事这样大的一个事业,绝对不能小看了自己。”(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