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公安报:意外式反腐应是“非主流”

2013年08月01日 13:04 来源:人民公安报 参与互动(0)

  因被人“意外拾得公文包”、曝出携妻公费出国旅游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现已主动辞职。(7月30日《新京报》

  名为公务考察,实为公费旅游——自己揩公家的油,家人也要搭“顺风车”。袁院长估计会哀叹运气不济:公款旅游、吃喝、购物并不少见,偏他这次倒霉,被人“拾包”,意外“中彩”、“阴沟”翻船。

  在反腐工作中,袁院长被这种偶然“拾包”的曝光方式砸倒,是一种剑走偏锋的“意外式”反腐——“偶然”拾到腐败物证,然后公之于众,从而引发腐败现象的披露、曝光和查处,这似乎成了当前反腐的一大特色。

  像纪委、监察、检察院、法院等这类正规的投诉举报途径一抓一大把,但人们似乎更热衷于网络及通过特殊的渠道举报、曝光贪腐,这种奇怪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正常合法的途径不愿走,说明举报人对其不相信、不信任、没信心。这确实需要有关部门认真地检视一下当前反腐机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思考一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合法途径获取反腐信息、线索,而不是眼看着公众拥向网络平台,以碎片化、公开化举报和反映相关贪腐信息,甚至用“旁门左道”的方式。这样不仅偏离了正常的反腐设计路径,也影响了正常的反腐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对国家反腐机制的严肃性与有效性也是一种无形的削弱。

  因此,让科学、合理、有效设计的反腐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建立长效反腐机制才是更重要的。要在制度完善、有效实施和取得公信力等方面发挥反腐机制的应有作用,才能真正取信于民,才能让公民敢于、善于使用正常举报渠道和途径,这才是反腐败工作的正途与未来。陈怀瑜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