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 接地气解决民生问题

2013年08月20日 13:32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问需于民

    大爷投诉楼下面馆

    6家单位一起出招

    7月22日起,先后有10名市领导和20多个市级部门负责人走进市信访群众接待中心、政务中心、直播间,接到群众大量意见建议,逐一分派责任部门、研究解决方案。未来,“三进”活动还将继续。

    问计于民

    社区免费巴士咋开

    先听听老百姓意见

    成都的产业怎么发展、城市怎么建设,群众最有发言权。我市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民主恳谈制度。坚持“群众提意见、专家做方案”专群结合的工作原则,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先行召开民主恳谈会,广泛吸纳民智。

    问效于民

    缓解老小区停车难

    走出会议室深入社区

    我市建立“无会周”和“调研周”制度,倒逼干部把更多时间用于抓落实、促成效的具体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请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最终裁判。建立健全“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民意测评机制。

    今年7月,成都下发《关于在全市推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的通知》,推行“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的工作方法。

    “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并不是新产物,而是成都市委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市委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实施了“北改”工程、二环路“双快”工程、免费公交、环城生态区建设等一大批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有民意基础、都凝聚着群众智慧、都赢得了群众支持。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过去几年实践的基础上,成都深入学习、集中研讨,将全市一直以来坚持执政为民的成都实践梳理总结为“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带来了什么?

    金牛区长兴街1号,楼下面馆扰民问题让李大爷发愁了5年,6个职能部门介入,让他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开行免费社区巴士,线路设计听百姓意见,城西片区刘先生提的线路建议被采纳。

    “无会周”,市建委走出会议室,摸底停车位问题,停车场建设多听老百姓评价。

    是不是接地气,是不是实打实,是不是坚持群众路线,都表现在这些故事的点滴之间。我们期待,“三视三问”不是一阵风,继续不打折扣地坚持下去。

    视群众为亲人

    坚持问需于民

    ——“三进”有答复 困扰李老汉的“老大难”解决有谱了

    66岁的李旭章有场仗要打,从2008年楼下经营餐饮算起,“告状”就成了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多次投诉,都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2013年7月22日一早,李大爷又出门告状了。这一次,正值成都开展领导干部“三进”活动,李大爷来到信访接待中心,坐在了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赵小维面前,递交了30多页数万字的“状纸”。

    李大爷家住金牛区长兴街1号2楼,之所以告状,是受不了一楼的面馆通宵营业,噪音吵得人睡不着,油烟呛得人难受,整个地板像被架在火上烤。

    为了赶走楼下的餐馆,李大爷发过公开信,向楼下扔过东西,拉过电闸。楼下餐馆也曾积极采取措施,给桌脚垫了胶垫,给厨房安了隔热层,安装了管道净化油烟,并在夜晚关闭了排气扇,但是由于房屋设计和建筑结构原因,问题依然无法彻底解决。

    为了解决问题,李大爷分别向区信访办、派出所、城管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投诉,但由于单个部门执法的权限问题,再加上几年来楼下两家餐饮店的老板更换频繁,问题的解决陷入困境。

    李大爷7月22日到信访接待中心上访后,金牛区政府、城管执法大队、工商局、食药监局、环保局、九里堤街道办事处都来了李大爷家。6家职能单位与李大爷、餐馆老板坐在一起展开会商。

    你来我往,经过双方的谈判、多部门联合协调,双方终于达成一致:以10日为期,餐馆暂时不通宵营业,老板通过白天增加菜品,请中餐师傅卖炒菜加面食的形式,弥补夜间的损失。若10日后,入不敷出便着手找寻下家接手店铺。收支平衡或略有盈利,便从此转变经营方式,白天营业夜间休息。目前,多年困扰李大爷的问题正在解决中。

    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李大爷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市人社局根据城乡居民反映的养老待遇问题,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市水务局针对群众反映用水方面不同程度存在总分表时间不同步,组织市兴蓉集团、市自来水公司及院落住户共同研究,形成切实可行办法保障群众用水需要;市教育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教育资助……

    坚持党员干部面对面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这是“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十二项制度中的第一项。7月22日起,先后有10名市领导和20多个市级部门负责人走进市信访群众接待中心、政务中心、直播间,接到群众大量意见建议,逐一分派责任部门、研究解决方案。未来,“三进”活动还将继续,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回应更多的民生需求。

    视群众为老师

    坚持问计于民

    ———居民出计策 开行社区巴士 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城西片区的刘先生日常出行都是选择BUS(公交车),METRO(地铁)和WALK(步行),是典型的“BMW”一族。他对公共交通的关注度,不亚于任何一名专家。今年7月社区巴士的开行,让他大大的洋盘了一把。作为热心市民,他成为了市交委代表数据库中的一员。开行社区巴士,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正是在像他这样的市民的献计献策下付诸实施的。

    “当时听说在全市公开征集市民代表,我就报名了,没想到被选中,更没有想到提出的建议还被采纳。”谈起上半年参与社区巴士新开的审定意见会,刘先生感到非常荣耀。

    “那天有市交委主任、市交委公交处处长,还有专家学者,我作为市民代表参加发言。”刘先生提出了希望开行接驳地铁站、公交中心站,线路长度在3到5公里,在社区循环的巴士公交。会上相关负责人对他的建议进行了一一记录,会后的几个月中还不断地咨询他关于新开这样的公交车的地点、频率等。

    7月1日,我市首批共16条社区巴士线路开行,刘先生喜出望外,遇见朋友亲戚就开始显摆。“我作为市民代表参与了这件事情的制定,我的献策得到了采纳,这是对我的认可,非常高兴。”

    在市交委公交处副处长毛翔看来,市民每天依靠公交出行,更有发言权,虚心向他们请教,更能促进工作的开展。所以从公交线路走向的制定,到运行方案的意见征集,再到线路公开评审,都一改过去由市公交集团打报告,市交委进行批复的单一渠道方式。而是更多地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吸取市民的智慧。

    目前,市交委仍在通过各区、各街办,进入300多个社区收集市民意见,请市民帮忙献策献计,到9月底将开通60条社区巴士线路。

    听取民智,开行社区巴士,只是我市各级各部门在问计于民中的小案例。成都的产业怎么发展、城市怎么建设,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我市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民主恳谈制度。市卫生局结合“基层问症”“百姓听音”活动,组建5支调研组深入一线基层,开展多方位、多角度调研开门纳谏;市金融办通过多途径了解社情民情,了解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走访群众,向普通群众发放调查问卷90余份,收集问题和建议;市发改委为了搞好开门评风,多方征求意见,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项目业主及普通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统计分析查找问题……

    坚持“群众提意见、专家做方案”专群结合的工作原则,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先行召开民主恳谈会,广泛吸纳民智。同时,建立了政民互动制度。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开设政民互动专栏专区,及时受理、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并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开展“微成都·为成都”,“@成都·爱成都”博友恳谈。实现与群众的快速沟通,做到立体服务。

    视群众为裁判

    坚持问效于民

    ———缓解停车难 告别会议室走进小区大摸底

    8月12日,周一,市建委公建处处长吴本虹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新的一周的开始,按照以往的惯例,在这一天上午有两三个会议,下午也会安排会议。各类会议将一天时间充斥得满满当当,毫不夸张地说上班就是在会议中度过的。

    “今天有什么会?”吴处长一边放下挎包一边对着同事说。“这周没有会,一个会议都没有,本周工作的重点是调研停车难问题,要下到居民院落中去了解。”同事的回答让吴本虹颇感意外,仔细思量也在情理之中,该处室的职能就是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城乡综合配套建设、验收、移交接收工作,涵盖了城市功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多项,如果仅仅是通过会议研究决策,有点不接地气。

    “那么我们今天去金沙社区73号院看看。”吴本虹将处室人员分为两人一组的调研小队,深入社区走访。刚走进73号院,就听到了社区居民的诉苦:“我们辖区内有57个大院多数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修建的老旧小区,楼栋密集间距狭小。至少有150辆小车进不了院,被迫停马路沿儿上。”小区居民围着吴本虹一行人七嘴八舌说了起来。“我们这里是买车容易,找车位难。早想给女儿买辆车,没有车位就一拖再拖。”居民代表蔡先生说,希望能考虑修建一批公共停车场,缓解片区停车难问题。

    几天时间里,吴本虹与他的组员们先后对双桥社区、金沙社区、九里堤社区、菽香里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将社区居民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进行集纳。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邀请第三方机构,专家、设计院、停车公司,公开公平公正地制作出设计方案,把居民的满意度作为第一评判标准。

    “过去我们有些选址,就是通过办公室的图纸、各项技术指标的测算,从书本上得出来的。现在我们就是要打破常规,告别一些无谓的会议,丢弃一些不必要的文件,深入到实处,把走过场、群众反感的东西去掉。”吴本虹说,解决停车难问题将有车、无车、将要买车的居民意见都考虑在内,其设计方案都将在每个社区进行公示,停车场建成什么样子,全部由居民裁定。经过走出办公室、办公楼,下到老旧居住区,对停车位“大摸底”,已经制定计划在今年内修建3万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并先行试点建设一批立体停车塔(库),以缓解类似于73号院的老旧居住区停车难问题。

    “不开会,不写那么多文件材料,就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了形式主义,落实和成效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吴本虹告诉记者,本周他还将带着组员继续走社区,怀着敬畏之心,尊重群众的评判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办理更多的民生实事、见到更大的民生实效。

    告别文山会海,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更具实效。如今我市已经创新出一套“改文风压篇幅”的新方法,市委、市政府文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会议和文件数量削减了10%,市级各部门会议和文件数量削减15%。同时还建立了“无会周”和“调研周”制度,倒逼各级干部把更多时间用于抓落实、促成效的具体工作中。这些举措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市民的肯定和认同。此外,为坚持和完善第三方测评制度,切实做到问效于民,各个部门也全面行动起来,请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最终裁判。如,市教育局向主城区30余名家长代表发出邀请,到市招办小升初摇号现场全程监督摇号过程;市医管局局长和市三医院院长作为“考生”走进直播厅,实实在在地回答“市民考官”们的提问,接受其监督。市纪委根据群众反映,对双流县工商局团拜聚餐、锦江区人社局副局长违规安排聚餐、龙泉中学高二语文教研组教师集体聚餐发红包等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视群众为裁判,坚持问效于民,我市还建立健全“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民意测评机制。着力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窗口单位、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并把监督检查的结果特别是群众满意度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问需问计问效

    群众是亲人老师裁判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决定从今年7月开始分两批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6月18日、7月3日,中央和省委分别召开专门会议,对开展这次活动进行了深入动员和全面部署,这标志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和全面铺开。

    7月,成都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全面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市推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要求党员干部“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

    “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是成都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市委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实施了“北改”工程、二环路“双快”工程、免费公交、环城生态区建设等一大批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有民意基础,都凝聚着群众智慧,赢得了群众支持。实践反复证明,坚持“三视三问”,成都的各项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明确了成都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办法。“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清晰地提出了坚持党员干部面对面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群众需求收集反馈制度、“调研周”制度、网络问政制度、“无会周”制度等十二项制度举措。处处体现出成都坚持群众路线的决心。

    市委下发的《关于在全市推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推行“三视三问”工作法,就是要把为民务实的价值追求和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路径根植于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切实解决“四风”问题,从而建设一支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调动了全市108个单位,17.1万名党员干部,必将为成都建设注入一股清新的力量。

    成都商报记者 刘文藻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