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44个地级市中133个要造新城 野蛮生长多为“钱”

2013年08月28日 08: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革中心在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12个省区进行调研的时候就发现,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纷纷打造新城。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要造新城。

  刚才这些数字直观地体现出,尤其是在二三线的城市,各个地方的"造城运动"轰轰烈烈,可以想见随着这种新城建设而来的这种大兴土木,其实我们不妨去想,在造城运动的过程中新城对于政府意味着什么?对于开发商意味着什么?对于百姓又意味着什么?而我们更加关切的是如此多,如此大的所谓"新城"是否能带动一方的欣欣向荣?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奔跑,这么"造城"算不算是误入歧途?

  在西部地区,有的城市的新区能超级无敌大到几百平方公里,比省会城市还要大几倍。西南一个人口30万出头的县级市,在建的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消化现有住房的周期就超过15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家为何如此热衷于建设新区呢?在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看来,新区建设本无可厚非:

  尹稚:大概到2000年以后,转向综合性的新城,来弥补这种产业区、就业区过于单一,或者居住区提供不了就业岗位这个问题。综合性新城最早北京提出来的,在郊区建立综合新城,这个至少愿望和走向应当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驱动决策者做决定的动力:钱

  只不过,如今新区开发的步伐已然超越了理性的范畴。驱动决策者做决定的动力究竟在哪里呢?张大伟,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给出的答案是:"钱"。

  张大伟:其实一般从全国来看的话,这一百多个起码有一大半都是这种思路在运作。其实更多的是通过把新城之后把一些所谓的政务新区这种转移,改变原来的人口聚集效应,把一些老城区的中高收入人群转移到新城区,这样的话,把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或者说地价可以提高。

  新城显然是最为突出政绩

  地价提高了,地方政府自然会有一些收益。城市建设要钱,债务到期要偿还,土地带来的金钱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异常珍贵。不过地方政府想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政绩。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直言,三五年里,日新月异的新城显然是最为突出的政绩:

  尹稚:这种东西如果是市场力量在做的话谁也不会傻。房子卖不出去,他就不会去干了。地方政府不管这茬,贷完款之后变成政府坏账,甚至寄希望于国家给埋单,这种心理是很严重的。

  规划设计机构推波助澜

  不过,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看来,虽然大家都在抱怨地方政府一拍脑袋做决定,但是所有的新区都有规划,而各种各样的规划设计机构在中间也充当了推波助澜的"不光彩角色":

  李铁:既然要做规划,规划是按面积来收费的。既然按面积收费的话,你做的越大,收费越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利益原因,规划专家在整个规划制定过程中,在新区这种盲目扩展过程中起到了严重的推波助澜作用。

  就在此时此刻,新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不过生长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甚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李铁:第一就是债务问题。第二个就是资源的严重浪费。第三就是我们城市化发展要求解决中低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各地都嚷着没钱。那你钱都去搞这种豪华工程了,哪来钱去解决中低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呢,没有啊。所以我经常讲,你现在到底把钱建在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我想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希望的各地政府要认识到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尽管大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但是根据统计,过去几年里大搞新区建设的官员绝大多数获得了提拔。其中的潜台词耐人寻味。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旧城改造、建设新区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重要发展课题。新区建不建、建多少、建多大、标准多高、速度多快,这些问题应该到实践和群众中去找答案,在充分细致的调研论证当中明确路径和目标。

  道理我们都明白,然而我们看到遍地开花的新区、新城,与实际脱节、与规律相悖、与民意相违,表面上风风火火,实际上却是精血亏耗的虚火症。一些城市盘子做大了,骨架撑开了,高楼起来了,却缺乏完善的公共设施,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撑,公共服务也远远落在后面。

  甚至根本没有市民愿意入住。那些荒草萋萋的"空城""鬼城"、无效投资,其实就是缺乏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复建设,这种粗放发展中的形式主义,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让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也更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记者 季苏平)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