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法机关需学会正确认识媒体

2013年09月02日 17:03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对政法机关来说,正确认识媒体,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传播信息——媒体做“代言人”

  政法机关要通过媒体做“代言人”,向公众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政法工作信息,展现政法干警精神风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政法工作。

  (一)传播信息的内容——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每个人心中。政法机关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不断向公众发布各类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传播信息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宣传政法机关的日常工作,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政法工作。2.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提高公众法治意识。3.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4.加强重大主题活动宣传,增强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5.及时披露政法机关承办的大案要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6.宣传政法机关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树立政法队伍良好形象。

  (二)传播信息的途径——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政法机关利用媒体做好政法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至关重要。1.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做到信息发布渠道畅通。2.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布信息,占领新闻传播制高点。3.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如通过开通官方门户网站、手机报,开设官方微博等方式,宣传政法工作。4.拓展不同形式的信息传播载体,利用各类户内户外显示屏、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将政法机关的主要职责、活动原则、工作制度、办案规程、工作情况等告知公众。

  (三)传播信息的注意事项。政法宣传工作也有禁忌,如果对传播的信息不加选择,宣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1.控制数量。政法类宣传报道特别是案例报道,可读性较强,但案例报道过多会产生负面影响。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校园血案发生后,相继发生了江苏泰兴幼儿园行凶事件和广东雷州小学砍人事件。对这类频发案件,犯罪学专家给出的结论是,在特定情况下,犯罪具有传染性。一种犯罪发生后,这种犯罪有可能被仿效而形成复制效应。媒体过分渲染,无形中扩大了这种复制效应。

  2.把握角度。政法宣传工作要注意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充分体现对当事人基本权利的尊重。2011年10月23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联防队员杨某某打砸杨某家,杨某妻子加以阻止,反遭杨某某毒打强奸。杨某由于害怕躲在杂物间……“杨某事件”发生后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关注不仅来自于事件本身,还有更多来自于不顾当事人隐私强行曝光事件细节的媒体暴力行为。

  3.抓住要点。要点的选取关系到政法信息传播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政法宣传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要在宣传中满足公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使政法宣传成为“法律生活的教科书”。

  4.掌控火候。政法信息传播的实效性非常重要,但追求实效不能给政法工作带来负面作用。一些记者对间接得来的新闻素材不加核实,便在报道中引用,其后果是以讹传讹,毁掉的不仅是媒体形象,还有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塑造形象——经营公共关系,实现双向沟通

  政法机关形象是政法机关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的反映。塑造形象的过程事实上是政法机关经营公共关系的过程。

  (一)与媒体建立合作互动关系。政法机关要加强宣传,需要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1.主动回应。互联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需要政法机关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公众和传媒。

  2.借力发力。政法机关可以通过媒体获取决策所需信息,同时通过媒体向公众传递政法机关的相关信息,争取公众的理解、支持。

  3.良性循环。媒体报道政法信息,宣传政法工作,树立政法机关良好形象。真实、诚信的新闻报道,有助于媒体树立公信力。政法机关、媒体以及政法机关和媒体形象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二)树立“两个意识”。政法机关塑造良好形象,要树立两个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政法队伍形象建设的重要性。

  1.整体意识。政法队伍是一个整体,干警个体形象至关重要。树立整体意识的原因有三:一是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形象;二是整体利益大于部分利益,应从整体、全局着眼;三是整体利益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令行禁止。

  2.沟通意识。没有沟通,政法机关与公众的关系就不复存在,更无法取得公众支持。

  (三)做好“三门功课”。在塑造形象过程中,加强与公众互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关危机处理能力,是必须做好的“三门功课”。

  1.加强与公众互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与公众展开互动,使公众真正了解政法队伍。

  2.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政法机关良好形象不仅需要政法机关自身努力,更需要依托媒体,让公众了解政法机关,了解政法队伍。

  3.增强危机处理能力。政法机关形象受损常常是因为政法机关在公共事件处理中决策失误、处理不当、行为违法等。因此,面对危机准确作出判断并加以处置,利用媒体做好信息公开,是消除公众误解、塑造形象的最佳手段。

  (四)强化典型宣传。典型宣传是政法宣传常用的手段之一。把握典型宣传技巧,让典型宣传入耳、入脑、入心,是政法宣传的重要课题。

  1.先进典型是人不是“神”。若让典型报道产生感召力,一定要实事求是。即使典型还不尽“理想”,也不能人为拔高,一切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

  2.“瑕疵”让典型更具亲和力。用美学的眼光审视问题,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这一原理在典型宣传上同样适用。所谓“瑕不掩瑜”,有时即便暴露了典型身上的某种缺点,不仅不会掩盖典型的光辉,反而更能让人们看到一个立体、真实、更具亲和力的典型形象。

  回应关切——激发引导认同感

  政法宣传工作要在帮助公众了解政法工作的基础上,激发引导人们的认同和支持,就必须对社会热点、关切及时作出回应。

  (一)不闻不问等于放弃话语权。政法机关如果对媒体的批评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就会丧失话语权;而公众因为无法了解政法机关的态度和做法,则会在认同媒体批评的同时,加剧对政法机关工作的抵触和否定。因此,政法机关对待媒体的舆论监督,必须及时反馈。一方面对相关新闻事实加以澄清和说明,影响舆论走向;另一方面,及时回应关切,以表明对待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视和支持态度。

  (二)正本清源剔除模糊信息。信息传播过程中,无明确信息源且又无法得到证实的模糊信息容易发生内容变化,传播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推测、判断和观点加入其中,导致信息呈现扩散、叠加、矛盾等无序传播状态。及时回应关切,消除不确定信息,对形成合理、有序、全面、平衡的舆论格局至关重要。

  (三)互通互信赢得信赖。回应关切,实质上是政法机关通过媒体传播平台与公众进行的间接对话。政法机关通过媒体就公众提出的质询、批评、建议等及时作出回应,满足公众对政法机关权威信息的需求;政法机关通过媒体发布信息,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其传播形成的社会动员力量也更强,公众对政法机关的认同度也更高。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